从宁府出来,他又到荣府坐了坐。
贾政的告罪折子递了上去,现在不曾有下文,虽然他心里觉得可能不会有什么大事,却还是难掩忧色。
倒是贾琏看着比以前沉稳了些——林海给他指了路,小伙子果然就靠谱了起来。作为林妹妹的亲爹,宝玉也十分上赶着过来拜见,且应对得当:因为秦可卿死得突然,宝玉的气色也不算好。
平心而论,宝玉不犯病的时候是个很能让人心生好感的小公子。林海闲着没事儿,还多嘴问了一句。
小金果断给出答案:宝玉目前还是个雏……
回家的路上林海就在掂量:要不要再拉贾蓉一把。因为他感觉得到,贾家的小一辈似乎都还有救。谁说不是?年纪最大的贾琏都没到大学毕业的年纪……他们都还没定型呢。
林海到家,就听黛玉说他岳母来了……林海赶紧先去换件衣裳:他去宁府吊丧,身上穿的比较素净,自然不适合见岳父。
却说在林海归来之前,王禅母女两个已经说了好一阵子的体己话。
听说闺女有孕,王禅她娘二话没有直接上门……带着她家相熟的太医来了,可惜王禅怀孕的月份尚短,纵然太医经验丰富也没能留个准信儿。
不过王禅她娘问过伺候自家闺女起居几个的大丫头,心里也有了谱:估计这回就是怀上了。随后这位郡主就挥挥手,把大丫头们赶到了外间,自己则捧着闺女王禅的脸蛋道,“越发滋润了。”
王禅一撇嘴,“您就说我胖了吧。”
“还好,胖得不多。”王禅她娘笑嘻嘻地又端详了会儿自家闺女,“给姑爷预备了人?”
王禅摇了摇头,“老爷不好这个。从女儿嫁过来,院子里就没姨娘没通房。最先说我许是有喜的,也是老爷,这些日子老爷也……”她的脸蛋已经红得有点发涨,“守着我呢。娘,”她抬头与母亲对视,“我不想给老爷再准备人。”
闺女这是耍小xing儿了?
王禅她爹反而笑了,“不给就不给。”
别说讨要通房……在老婆怀孕期间出轨的都是王八蛋好吗?
林海自认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好歹讲究个脸面和节cao。
跟母亲“任xing”一回的王禅其实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结果直到正月过去,老爷还是始终守着她……与林家其乐融融不同,薛家此时真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王禅有喜,黛玉整个正月都没正经下帖子邀请小姐妹过府一聚,宝钗那筹谋了一半的婚事也没了下文,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这一日薛蟠卷着一身酒气和寒风归来……进门就开始嚷嚷,“妹妹你猜我今天与哪位贵人吃酒的?宣平王家的二公子!”
宣平王的侧妃,也就是这位二公子他娘,在年前曾对宝钗动过心思:让宝钗给自己的儿子做侧室。
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甄应嘉收到林海的书信,也在痛并快乐着:是个好机会!要不要押上身家搏一回?
☆、第四十五回
甄应嘉听说义忠王痊愈,便写信给在京的媳妇,让她去探探王府的口风,真心跟义忠王“再续前缘”。
万没想到义忠王哪根筋不对,立时就发作上了。闹得他媳妇一个灰头土脸,甄应嘉也不得不蜷起尾巴过日子。
俗话说人活一张皮,甄应嘉面上倒是沉稳依旧,在金陵该如何就如何,但心里……急得都快开锅了:他想回京任职的事儿只怕huáng了。
事实就是明摆着:贾政若留在江南做官,绝不仅止于五品,还是十多年都没提升的五品小官,但是对一个家族而言长期远离~政~治~中心的结果就是没了再进一步的机会。
甄应嘉不说雄心壮志,但绝不会满足于甄家在他之手始终是个土财主的地位。
此番收到林海的书信,甄应嘉那颗犹如浸了冰水的老心脏忽然热乎了那么一点:有史家兄弟作伴,去西南不失明智之举,最起码应该……退得回来不是?
他现在正经拿得出手的政绩和功劳一样也无,若是进京谋求实缺,只能硬拼人脉和银钱……怎么想怎么亏啊!
甄应嘉坐在书房里琢磨了大半天,期间反反复复地翻看林海那封信:信里把京中目前局势一一介绍了一遍。
话说林海向来秉承一个原则:既然要送人qíng,那就送个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