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就算能说,林海也懒得解释一一给贾政听。
他扶额道:“我帮你打听打听,但成不成的,我不敢保证。”
贾政终归是个软脾气——他似乎只对儿女们比较有“能耐”,“那多谢妹夫。”
贾政告辞而去,林海望着二舅子的背影陷入了深思:与其说贾政要保贾雨村,不如说是他在坚定地向王子腾“表忠心”。
毕竟在工部做了十好几年的官,林海相信贾政也许能力不足,但他绝不至于……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傻白甜!
想想吧,贾琏听说义忠王和肃端王打算先对付王子腾以及他身后的靠山时,都很果断地……尽量跟王子腾那边保持点距离。这点心思林海觉得贾政也该有。
他捏了捏太阳xué,忽然福至心灵:在原著里荣府的确逐渐成为空架子,但即使没有黛玉那笔丰厚的嫁妆,荣府也不至于连修院子的银子都不趁手……那贾政挪用荣府的大笔银子gān什么去了?!还有……林海觉得自己似乎一直都小瞧了他那个大舅哥。贾政在荣府说一不二……那不能够,贾赦说话也照样管用……所以这兄弟俩把荣府的那一大部分家底拿去gān什么了?!
昔日里贾代善可是义忠王都要礼让三分的人物,见识过亲生父亲的威风……林海觉着能让贾赦和贾政这哥俩死心塌地卖命的人物,八成不是王子腾,那么他就只能往始终“不理外事”只在宫中闭门修炼的太上皇身上猜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困死了,错字下次更新时改……PS,本篇的宝姐姐可不做妾。探chūn依旧是王妃。
☆、第54章 第五十四回
甭管这是不是真相,林海觉得还是该慎重一些。
如果照着自己这个思路想下去,不用脑dòng大开,就能猜着贾赦贾政只怕有脚踩两条船之心。
太上皇这个靠山,若是早些年兴许能让林海他这两个舅兄“横行无阻”,但现在已然日薄西山,随着太上皇花在修炼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肃端王……看起来都在“穷则思变”。
换位思考一下,林海估计太上皇很想在见祖宗之前做出点名垂青史的大事件,再选个合他心意的孙儿坐上皇位。
只是合乎太上皇心意的皇子,八成入不得圣上的眼。
太上皇倒不是不曾疼爱过自己当了皇帝的儿子,只是想要天家有什么持久不变的父子真qíng,除非其中一个死得早!
怀念早早离去的父亲或是儿子,那感qíng铁定真挚得不得了。
比如二十五岁登基的乾隆,对皇祖父以及父皇和敬爱绝对发自内心。
再看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祖孙三代,两对父子……没准儿互相之间杀了对方的心都有,尤其是高宗养大的光宗,gān脆就是个jīng神病人……另外,不能说爱修道的皇帝都不好,可有嘉靖的前车之鉴在,想想太上皇服用的丹方——这个时代道士炼丹岂有不用朱砂之理?朱砂就是硫化汞,他还记得这玩意儿损伤中枢神经和肝肾呢。
所以太上皇越修炼就越无qíng,也越bào躁易怒,这是常理。
两位舅兄“侍奉”这样的主子颇多不易……林海忽然灵光一闪,连忙召唤起小金,“你能查查几位皇子是不是体内汞超标?”
小金依旧是立时回应,“您需要详细的各项数据的话,最好能提供鲜血。”
那就是得验血,获取皇子们的鲜血,这个……臣妾做不到啊。
林海捂住了额头。
听闻贾政告辞,王禅扶着她的大丫头找了过来。
一瞧老爷苦着一张脸,王禅十分好奇,“老爷又为什么犯愁了?”
她可不觉得贾赦贾政兄弟俩能给老爷惹出什么麻烦,只是王子腾回京后尚不曾跟自家往来……她多少有些担忧,怕贾政代王子腾来恩威并施。
好歹王子腾就住在隔壁,王禅又素来是个有心人,从这些与隔壁往来的权门高官身上可看出了不少门道。
这里得说明一下:除了那些在夺嫡夺权大业中输个一败涂地的,本朝宗室贵胄们,尤其是身上仍有王爵的那批人,他们都拥有封地——虽然被历代帝王一削再削,也不能gān预封地人事政事,但他们可以收取税赋;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府卫——其实就是这些王爷们的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