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刚和王家换了庚帖,甄家也在举家喜悦,甄元chūn果然中选,做了东宫的女史。
☆、第43章
元chūn能入选东宫,还真全是史令仪的功劳。
进宫向皇后请求,让甄元chūn留在中宫,这不是给皇后添堵吗……史令仪晚上就跟丈夫说了实话:“我真舍不下这个脸。”
这话难听理却不糙,贾代善也道:“意思到了就得了。”说完,翻个身就搂住媳妇睡觉了。
其实重生之后,史令仪自觉最长进的地方就是在朝政党争夺嫡以及用人之上,都有了些独到的见解,即使只是懂了点皮毛,也知道了哪些就是雷池,最好连目光都别往那里停留。
行事时就算有一二不到之处,还有这个一肚子鬼心思的狐狸丈夫保驾护航,他长寿就比什么都要紧,史令仪便往丈夫怀里贴了贴。
谁知在被窝里,贾代善偏用脚丫上的两根脚趾在媳妇腿上夹了一下。还真是巧了,那地方在艾灸时正好不小心烫伤了一小块ròu,气得史令仪连踹丈夫两脚。
等她进宫,跟皇后聊起女官候选时也提了下甄家大姑娘,史令仪诚恳道:“甄家这姑娘我也见过,知书达理,这一家人刚回京,便求到我面前,只说别放到那宫里就好。”
这世上谁能没有几个不对付的人家?如今宫里还真有位有宠但无子的妃嫔娘家跟甄家不太合得来。不过这位贵人都快四十了,估计今后也生不出来了,所以甄应嘉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后宫敢把手伸到朝堂上,可注定没有好下场。
史令仪却专拿这位贵人说事,只为大大方方地向皇后求恩典。皇后一听,这要求也不过分啊,便点头应了。
荣府上下都是“帝~党”,只要太子别故意得罪折rǔ,他们就会自然更倾向于太子。再说荣府可从没表示出要送自家的女孩进宫的心思,这样懂分寸知进退的人家,皇后定是要成全他们的。
虽说皇后不是什么长袖善舞、能说会道的人物,却胜在脑子清醒,目光jīng准:圣上身子康健,这会儿别说是其余皇子,就连太子拉帮结伙收买笼络文臣武将,乃是圣上大忌。
因此,这些年二皇子招兵买马的架势一摆出来,皇后就知道这孩子成不了大气候,不仅全无紧张之意反而轻松了不少,暗地里更劝界儿子:不要急躁,这天下都是你爹的,他答应给你,你才能拿走,不然……且等着看看你二弟的下场就知道了。
可惜贾代善与史令仪夫妇不知道皇后这番举动,否则单看在这位睿智又有远见的皇后身上,也会多与太子亲善一二。
等采选的旨意下来,甄元chūn入选东宫,连甄家人在全家欢喜之余都承认荣府的确面子够大。之后,甄元chūn便带着父母的殷切期盼以及一大卷银票,在兴奋与不安jiāo织之中,踌躇满志地步入森严的宫中。
随后的一年里,北狄犯关比以往频繁了许多。本来北疆平静了多年,北狄也休养生息,国力恢复得差不多,便想着要再惊起些波澜了。
先帝是个守成明君,却不善兵事。
今上则允文允武,少年时便显露才华,深得太祖皇帝喜爱,如今又登基多年,正趁着国库丰盈之际大展拳脚——顺便把西边那几位桀骜的藩王也拉进来,若是他们真能幡然悔悟就接着当一家人,若是……正好借着北疆大军迎战北狄之机,削了他们的爵位、兵权和封地,还能以儆效尤。
于是身为枢密院副使的贾代善这些日子早出晚归,偶尔还要在宫中留宿。
而圣上劳累了一整天,也想松快松快,便去了跟甄家不大对付的宠妃那儿。宠妃一副受宠若惊、险些泪光盈盈的模样恰好取悦了圣上,在她亲手替圣上按揉解乏的时候,还轻声道:“留宿宫中,也不知那几位大人安歇得如何。”
皇后还在,这些“琐事”还真是不劳你这位妃子cao心,圣上却也不明说,只是闭目静听。
这位皓齿星眸又冰肌玉骨,偏偏脑子一向不甚灵光的宠妃断断续续地告诉圣上,她觉得不好让几位重臣孤枕难眠……圣上微微一笑,没搭理她:如今在家里宴请宾客,席上都不大用自家的丫头伺候而改为小厮,就是不想给各家太太们添堵,也省得到时候说不清。
圣上转念一想:甄家那姑娘进宫了?你想让我把她赏给贾代善?这主意要不是你自己想的,就是跟你有仇的人出的。圣上忍俊不禁,身边聪明人太多,偶尔来个傻瓜就显得这般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