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母荣华录_作者:Fahrenheit(151)

2017-09-30 Fahrenheit

  太子妃沉默良久,才道:“你这一招可真是……意味深长。”你忽然变得胸有丘壑了,可我怎么觉得有些怪异呢?

  太子笑而不语,低头就在媳妇脸上亲了一口。

  与此同时,与东宫距离并不太远的荣国府正房,荣禧堂的卧房之中,贾代善与史令仪两口子也躺在被窝里谈天说地……话题左转右转都没离开太子。

  话说,妻子史令仪和太子妃颇为投缘,贾代善也是乐见其成,他再冷眼观察了一阵子,发觉圣上其余几位皇子都难成大器,唯有太子越发沉稳有度——太子跟他爹一样,对于宗室和外敌的bī迫,态度完全一致,那就是不肯妥协,不惜一战。

  这对至尊父子的果决和血xing,也确实很投贾代善的脾气。

  因此贾代善取中太子也是顺理成章,虽然碍于自家乃是帝王亲信不便靠向太子,但偶尔给些建议却不在话下:在边关和兵事上的真知灼见,让太子获益匪浅。

  丈夫话里话外都是对太子的赞许,史令仪也颇为自得:这可是她密友的好本事!

  前世太子经历了丧母丧妻之痛……尤其是太子妃自己并不知道,她病倒之时腹中正怀着孩子……她香消玉殒,对太子而言,便是一尸两命。

  以史令仪看来,太子妃去世后,太子已经半疯了,再加上弟弟们步步紧bī和父皇的猜忌防备,太子越发yīn沉狠毒——这样的人执掌天下,恐怕百姓之福。

  而这一世,太子与太子妃有两个嫡子,依照礼法,纵然太子得咎,两个嫡子继承大统的资格也在他们庶出叔叔之上。而且,太子的xingqíng也与前世大相径庭,对外宽和且风趣,对内比如媳妇家人……据太子妃亲口所说,太子在没外人时很是放得开,说话有趣也挺没遮拦。

  史令仪也只能把这些归因于“密友大才”了。

  贾代善却不知道媳妇正洋洋得意,忽然幽幽道:“神策军在西北时,打掉了北狄人几支主力,如今北面虽然与北狄jīng锐jiāo锋,但有边关为依仗,战事并不会太艰难。”

  史令仪道:“若无必胜把握,圣上不会这会儿把五皇子派过去。”

  “虽然必胜,却很棘手。北面‘山头’极多,”贾代善顿了顿,又道,“不过再纷繁麻烦,却不会有什么危险,圣上正好腾出手来,整治一番江南。”

  “北面平定,还有西南呢。”史令仪也颇有大局观,“西南那二位依仗天时地利,就能和圣上周旋好几年呢。”哪像西北,从事发到镇压一共还不到两年。这个道理很浅显:战事拖得越久,对财政的负担也就越大。

  “江南乃是赋税重地,圣上定会派人大展手脚。”贾代善怅然道,“咱们女婿的好友似乎手底下不太gān净。既然五皇子去了北疆,那么江南这边八成是由二皇子总揽了。二皇子若是吸取教训,到了江南只会仔细办差……六亲不认。”

  虽然京里高门世家中人都知道二皇子乃是中计被俘,但明面上的说法却是他水土不服,到了西北便大病不起……经过医治休养,虽有起色,却再难带兵出阵,只得回返京城。

  史令仪这回可是真的震惊了,“能牵连到咱们女婿?”

  “女婿家底在那儿,他如何会看重钱财?他只说是往来应酬之际,偶尔送了些口信过去。”

  史令仪道:“难怪。”

  贾代善笑道:“他也未免太谨慎了。”二皇子去江南,就算真的铁面无私,也不会针对他爹的重臣。“在信笺里提及几位皇子罢了……不过他愿意去是非之地练练本事,志向倒是不小。”

  前世,没有丈夫的亲自教导,史令仪儿子孙子全加在一起,都比不过女婿林海一个人。这一世嘛,孩子们也都成了才,只不过比得上林海的也只有女儿贾敏和小儿子贾攸了。

  思及此处,史令仪便道:“咱们四个孩子,心眼儿可都长在小的那两个身上了。”

  这句话还真就说到了贾代善的心坎儿上,当着媳妇,他也没什么避讳,“攸儿比他侄子都大不了几岁……”

  话说,如果贾政不是荣国公的嫡次子,他官路怎能这般平顺?

  史令仪再偏心也得承认:次子政儿真不是什么当官的料,将来能做到六部侍郎大约便是极限了。这样的天赋贾代善也看在眼里,他并不会盲目地将自家全部的政治本钱倾注在次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