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120)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收到信已是半个月之后,贾珠仔细看完弟弟的家信,回信时关于王子腾这边,只有四个字:不要管他。

  而赵之桢早早便从李敬送来的迷信中得知下都督王子腾的动静,回信也同样是四个字:无须理会。

  王子腾若是能轻易收买李敬,赵之桢这兵也不用带了,可在年底一片其乐融融之际,又有人悄悄联系了李敬……这回赵之桢就没法坐视不理了:这回出手的正是河东节度使韩浩的长子,韩家大公子。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妃娘家姓费,这真是个冷笑话……☆、第50章

  圣上取中自己的亲妹妹为七皇子继妃,这事儿虽没明说,但韩大公子已经看出了些门道,同时他相信七皇子也已经知道跟韩家要做正经亲戚了。

  因此这个时候,“往来亲近”也是应有之义。

  可当赵之桢从李敬信中看到为了收买自己的爱将,韩家大公子居然拿出东行商会的gān股来拉拢李敬——东行商会正是韩家的产业。

  赵之桢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像韩家这样在河东经营十数年的家族,手下商队众多,这么多年南来北往关内关外贩卖运输的货物……可不保证始终不出错。

  韩家大公子一方面为费家麻烦缠身而幸灾乐祸,同时不吝惜瞅准机会踹上一脚,另一方面也暗自警醒……靠山不能只有一个。

  就像太子妃之兄费家大公子,一旦太子收手不肯再庇护,人缘不佳,又没别人相助,那么这位公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话说回来,太子妃他爹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韩大公子思来想去,最后也难免有些兔死狐悲——他爹韩浩也不止一个嫡子。

  于是,向来有厚道沉稳之名的七皇子便是韩家大公子眼中的首选——七皇子可没站在大皇子那边儿,再加上要作姻亲,太子纵然知道他们韩家的举动,大概也会乐见其成。

  韩大公子算来算去,自己的得失算得很是妥当,唯独忘记了七皇子赵之桢本人的感受。

  因此他这番谋划,果然让赵之桢bào跳如雷。

  作为镇守北面大关,手握二十万大军的亲王,他的姻亲和部将居然也在与北狄往来的商户手中获利……赵之桢自己都能想到罪名:内外勾结,监守自盗!最差也是个与民争利。

  赵之桢登时脸色就不对劲儿了,赵晗余光扫过,缓步走到父王身边,偷偷瞄了眼案上的书信,顿时了然:挖墙脚挖得这样明目张胆!

  话说赵晗毕竟年轻,背后的事qíng尚且想不通透,不过眼见父王bào怒,知道去请救兵。

  得了他的手势,门口待命的内侍自然心领神会,身子一转就不见了踪影。

  能进出王爷内书房之人,至少是深得信赖。内书房对元chūn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她也不会主动前来就是:大爷派人来请,她又怎么会摆架子?

  而元chūn的到来,让一直对着案上书信赌气的赵之桢抬头轻叹了一声,“你怎么来了?”

  面对“心尖儿”之一,赵之桢还真做不到迁怒。

  “排忧解难……”元chūn笑道,“怕是不成,好歹能博您一笑吧。”这语气里颇有些恃宠而骄的意味。

  赵之桢扶额苦笑道:“你来……添什么乱?”话虽如此,可哪是真在埋怨元chūn?

  元chūn缓步走至赵之桢身前,正要屈膝道个万福——再得宠,该有的规矩也不能省。怎知她忽然一个趔趄,正让眼疾手快的赵之桢牢牢拉住。

  元chūn“呀”了一声,旋即扶着赵之桢的手重新站稳,“您可吓死我了。”说完,接着道过万福,还不忘道谢,“幸亏有您在。”

  一直默然旁观的赵晗终于再也忍耐不住,微微躬身道:“父王,侧妃,儿子告退……回房读书去,”余光正好和父亲的目光相触,赵晗立即改口,“儿子想弟弟了。”

  赵之桢闻言,目光便在落在案上寻觅了数息都没找到适合砸儿子的玩意儿,偏偏元chūn此时善解人意地递上了个引枕……于是挨了一枕头的赵晗放心地出门,到后院去摆弄弟弟了。

  “闲杂人等”一概散去,内书房里只剩赵之桢与元chūn两人。

  爱妃和儿子一起“彩衣娱亲”,赵之桢也不好再yīn沉着脸。他倒也大方,直接让元chūn看过李敬的来信——这封信里没有涉及任何军务,而且赵之桢也有意指点元chūn,顺便听听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