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元春晋升记_作者:Fahrenheit(58)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傲梅领命而去。

  可惜贾敏还没来,抱琴这边又传了话,“清虚观里要给王妃打蘸……让大爷拦住了。”这个大爷说的是贾珠。

  元chūn听到这里,已经有气无力了,“王妃还用打蘸?”

  说白了,刘娡受母亲舅舅牵连,已经有些不得不死的意味——因为皇家容不下一个有污点的儿媳妇。既然是不得不死,为她祈福是对圣上的决定不满吗?这比太太有心让她跟王爷提一提扶正之事,还让元chūnyù哭无泪。

  这就是完全摸不到朝中局势和圣上心意,自以为是之下出得“好主意”!

  抱琴又道:“大爷说,万一……向您抱怨哭诉,好歹让您知道这因果。”

  元chūn轻声道:“我身子不慡利,轻易不见外客了。”这话说完,孙先生就来替元chūn诊脉,而这院子里管事们也齐齐到来,哪有人敢懈怠。

  话说贾珠比妹妹要qiáng一点,因为他不会一生气就肚子疼……然后吓得整个院子的人都不安生。

  而贾母听完孙儿所言,竟对贾珠平静道,“你们爷爷冥寿要到了,不如这回好生cao办一回,还能保佑元丫头肚里的孩子。她这一胎也真是不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起chuáng时都快十一点了……说是早晨,结果变中午了,真是不好意思。

  ------------

  下一更在明晚,必须是肥章,我的目标是做个货真价实人人夸奖的快手F~~☆、第25章

  王妃刘娡的亲娘一直jīng明,做事更是周全,又不爱惹事,可这一惹就把自己的xing命都扔进去了;自己的娘纵然昏招不断,但大多还是因为她啥也不知道……这两种亲娘,究竟摊上哪个更不幸些?元chūn想了好久都没答案,她很清楚:太太虽然不善言辞,但其实非常好qiáng。

  话说元chūn为救下赵晗,肩上开了个口子,可她心qíng愉悦且十分得意,肚子里孩子也没什么“异议”:吃得香睡得着,简直不能再舒坦。

  可自从亲娘打发人过来传了两回话,元chūn便时不时地腹中隐痛。

  孙先生诊脉后,劝解道,“侧妃心思太重,生了郁气,要好生化解才好。”顿了顿,又送了句大实话,“吃药也不大见效。”

  孙大夫殷切嘱咐过后,才告辞而去。

  傲梅和抱琴两个大丫头对视良久,谁也不敢贸然上前:怎么劝啊?究竟是劝侧妃说“你娘挺好”还是“你娘不好”啊……所以这事儿还只能靠元chūn自己想开点儿。

  元chūn此时正轻揉着肚皮,琢磨如何找个机会跟母亲谈谈心:掰开来揉碎了,把所有事项细细分析一番的那种谈心。

  若是这样母亲还不能有所收敛,那也只好让哥哥出手了。只是明年大比,哥哥贾珠若是中了进士再放了外任,娘家这边若不看紧些,怕是又要不时出岔子了。

  不过这种闹来闹去也就是给姑妈、哥哥和她添点堵,丢些脸罢了,不至于伤筋动骨,倒是宁府那边儿以珍大哥哥的脾气,她可是有心无力了。

  元chūn越想越烦闷:自己地位不高,说话自然不管事儿,得用的人手也少得可怜。漫说一向桀骜,不听人劝的珍大哥哥,便是亲生父亲怕也觉得自己不过见识短浅的妇道人家。

  元chūn此时就像在警幻仙子的水镜之前那样,眼睁睁地看着娘家“忽喇喇大厦将倾”,而深恨自己无能无力。王妃刘娡自知时日无多,却不曾让出管家之权,元chūn也再次体会得深切:为何人人都对钱权趋之若鹜。

  元chūn深吸口气,忽然起身来到案前,提笔临起字帖,约莫站了半个时辰,腿都有点僵直,那股子郁气终于散去大半。

  心绪平复,她才在傲梅和抱琴左右牢牢看顾之下,活动了下手脚,再次回到案前给赵之桢写起了家信。

  与此同时,赵晗也在书房给父亲写信:一一禀告府中琐事。

  京城距离北方大营,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也不过两天多一点。赵之桢的心腹带着数封家信回到大营,来不及梳洗便恭敬地守在大帐之外,等着王爷的召见。

  说实话这些日子赵之桢也是心中有事,夜不能寐。与北狄打过几场,互有胜负,但相对几年前的大战,实在是有点小打小闹的意思。

  大军在外一日,这粮糙兵器牲畜再加上军饷,几乎如流水一样无时无刻地“冲刷”着国库。这快两个月下来,朝中可是有若gān“铮臣”耐不住寂寞,开始上表请圣上催促南北两边都要积极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