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chūn还是说了句公道话,“这大约不是老人家的主意,只怕是……有人狗急跳墙吧。”
赵之桢忽然一笑,“已经逃得苦海,为何还心存侥幸?就此离京做个富家翁又有何不知足?”旋即声音极轻,“大哥和二哥之间越发不对了,连我都想出京避避风头。”
刘娡jiāo上去的册子,给了圣上一个大换血的机会,只是空出来的位置却让一群闻到腥味儿的鲨鱼蜂拥而至,甚至xing命相博,可惜这些斗红了眼的“鲨鱼”完全忘记究竟是谁才能真正能决定他们的地盘,甚至命运。
赵之桢始终都没有利令智昏,他能登上大宝,也毫不稀奇。
“他们胃口太大了,偏又结党营私,”赵之桢摇了摇头,“父皇如何不心生警惕。”他是皇子之中最早悟透“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的一位,因而不敢太过经营自己的人手和势力,可也因此时不时地受两位哥哥有意无意地挤兑一二,虽然他们还是以拉拢为主。
不过比起立志做个富贵闲王的三哥,他的处境还是要稍好一点儿。
赵之桢这番话落在元chūn耳朵里,让她不由jīng神一震:前世她在东宫消息闭塞,只知道太子被废乃是源于私窥宫闱和行事狂悖……果然这党争才是真正的原因吗?
而娘家大体而言,还是要跟着太子走吧?
元chūn猜得对极了!
贾珍意识到事qíng不妙,除了向七皇子这边求救,自然也再次搭上了太子的门路。太子正忙着彻底把大哥“打落凡尘”,像贾珍这样的人物主动投靠,自然也来者不拒,不过他要的投名状却害得贾珍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等到刘娡下葬,元chūn好不容易歇了下来,堂嫂尤氏竟单独前来拜访……尤氏其实不算牙尖嘴利,“侧妃可想过扶正?”
元chūn一愣,旋即小声追问,“你从哪儿听来的?”
尤氏以为元chūn这是默认,便附耳道,“只要……”
元chūn只听到一半,蹭地起身,脸色都挂了层冰霜,“嫂子,我乏了。”又对着傲梅道,“送客。”
尤氏尴尬不已,却只得起身回府。
元chūn望着尤氏的背影,恨声道,“怎么会有这样的糊涂人!”
作者有话要说:依旧欠一章……
☆、第37章
堂嫂尤氏的主意,以她甚至以宁府的立场来说,其实还算靠谱。
元chūn若想扶正,要得到圣上首肯,而想说服圣上,先要买通圣上身边的总管太监,之后贵妃和淑妃之中还必有一位出头替元chūn说话。
想左右贵妃,即使是贾珍都不敢奢望。
但赵之桢的生母淑妃娘娘……可是有个现成的例子摆在前面。谁不知道淑妃有个gān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亲弟弟?当年就是为了给这个弟弟脱罪,淑妃才给儿子选了刘娡这个儿媳妇。
贾珍便是打着再次算计一次淑妃的主意,这个时候宁府的家底也挺丰厚,正好能狠狠坑一次淑妃的弟弟,淑妃救弟心切,也由不得她不出面。
元chūn觉得,若是珍大哥哥跟她有仇,这个主意也算是值得称道了。可贾珍是她货真价实的娘家堂兄,两家子都还没出五服呢。
身为赵之桢的侧妃为了个名分就无视多年qíng谊,算计他的亲娘……你说赵之桢知道后会如何报复?只看刘娡就知道,夫妻不合,她这个王妃可做得有滋有味?
这个时候非要谋取这个王妃之位,跟陷她于不义也差不了多少!
元chūn一时气恼,激得太阳xué都在生疼。同时她也想问一问堂兄贾珍,究竟是什么样的利诱和许诺,让你能狠心把堂妹的前程都丢在一边了?
而且王妃没了,元chūn按例要守孝,淑妃纵然存了疑问,婆媳两个也不能见面说话,其中误会更难解释清楚……连这一点怕是都在珍大哥哥的算计之中?
元chūn越想越是心绪难平:亏我还替你说了话,谋求外任!
不过她前世半生冷遇,让她能在bào怒之中保持一丝清明:不对!尤氏都来教我加倍哄好王爷,外面贾珍怕是已经动手了!虽然贾珍手段未必多么高明,但算计淑妃的幼弟只怕手到擒来。
气急之下,元chūn连哥哥嫂子都再叫不出口,直接连名带姓的称呼,“抱琴,去找咱们院子的二管事,让他知会李大,盯着宁府贾珍那边是不是又宴请宾客了!”转过头来又招呼大管事,“去给王爷传个话,说我娘家有人盯上了舅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