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快穿囧事_作者:Fahrenheit(10)

2017-09-30 Fahrenheit 红楼

  无忧gān脆吩咐道:“你回去歇歇,挑个好日子我带你出去走走。”

  他要出门借着四处逛逛散心的名头,好生查查家底,金陵的铺子田产隔得太远,一时顾及不到,但京郊和直隶的产业决不能再由着这些蛀虫糊弄过去——宁府账目他已经看过了,但有些qíng况光看账目可看不出来。

  赶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无忧没有提前打招呼,便带着儿子贾蓉以及一众长随小厮,“杀向”了宁府的产业——黑山村,也就是乌进孝当庄头的地方。

  如今正是刚刚播种的农忙时节,无忧他们到了地头,果然不见乌进孝。他儿子战战兢兢地回话说,他老子下乡去了。

  无忧点了点头:这还算像样。他也不挑剔就在乌进孝家里落了脚,等了足足半日才见到满头汗脚上还挂着泥的乌进孝跑来磕头。

  无忧赶紧把他叫起来,“也是闲来无事,跑过来瞧瞧。这时节正是你辛苦的时候,你且不必管我们,我们四处转转全当散心了。”

  乌进孝毕竟不比赖升,他没什么需要心虚的地方,只是老爷二话不说削了赖升,他也多少有点心惊罢了。

  不过眼见老爷神色,也不像是不满意的模样。而且老爷发了话……也只得如此。

  无忧他们先在乌进孝家里歇了一晚上,第二日一大早无忧便把贾蓉从被窝里揪了起来,父子几个出了镇子就往村里去。

  他们走得算是大路,却也尘土飞扬,无忧指着不远处辛劳耕作的农户,“你瞧瞧,可瞧得出些门道?”

  贾蓉想了想,才答道,“儿子瞧着,略旱了些。”

  岂止是略旱?后面乌进孝进京jiāo租的时候,明确说过这些年年景不好。

  宁府的男子都无官职,自然也无冰敬炭敬之说,佃租可是宁府收入的一大块,无忧带着贾蓉从武,怕是要数年不得回京,趁着自己还在,正好给这些农户些福利,好让他们努力耕种,多jiāo点租子……这一行人出现在田边,早已吸引了不少农户的注意。

  无忧此时则道:“咱们爷们只靠从这些百姓口中夺食,都不够丢人的。”

  贾蓉立时jīng神一震,“儿子省得。”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吧,曹大如果真的推崇贾政和宝玉的为人行事,不会给他们安排那个凄惨的结局。

  ☆、5|贾珍篇

  无忧打算亲眼瞧瞧chūn播的qíng况,若真是旱得厉害,就出银子打几口井,再跟乌进孝商量,叫上庄子里的老少得闲时修一修水渠和道路。

  征用庄户修水渠和修路,庄户都很甘愿。听乌进孝那小子的意思,不用老爷出工钱,只要管饭就够这群老实的庄户人念佛谢恩了。

  最后乌进孝的儿子还诚心道:“老爷真是大善人。”

  无忧自认仁善真算不上,不过是想要马儿跑得快,就多喂糙料罢了,顺便搏个好点的名声——总之都是惠而不费的招数。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谁能不懂,只不过原先宁荣两府的老少爷们和媳妇们都舍不得那笔银子罢了。

  便宜儿子就在身边,无忧也无太多避讳,直接把这些道理说给他听,最后还道,“一会儿等乌进孝过来,咱们爷俩当着这群百姓吩咐打井修水渠一事。你且瞧瞧那些百姓如何,顺便当众宣布,也让这些人做个见证,别把银子拨下去,全进了旁人的口袋。”想了想又道,“乌进孝父子不仅尽职,也还没丢了良心,旁人嘛,我就不知道了。”

  前半段尚好,后半段听得无忧身边的长随和小厮一个激灵。

  话说,贾珍这群心腹手下多是家生子,其中更有不少人的亲戚就住在庄子里或是镇子上。

  无忧的确要敲打一下这批本事不大,野心不小的手下们,“一人得道jī犬升天。”

  这群手下手底下骑she功夫都能看得过去,但大字却识不了几个,因此难免眼皮浅了点,大道理也听不大懂。

  所以无忧就是怎么浅显怎么直白怎么来,“老爷我得了前程,你们也才有前程。见天眼里盯着农户碗里的那口吃的,老爷我都嫌丢人。要么上官场,要么上战场,真正弄出个封妻荫子,才不白活一场。”

  贾蓉也没说话,一直听他老子说话:他老子对他和对付这群手下的语气神色全然不同。

  男人嘛,谁没点雄心壮志?宁荣两府的偌大家业,还不是两位国公爷搏命挣出来的?这群小子的爷爷曾爷爷正是跟着两位国公四处征战,才攒下了丰厚的家底,吃喝不愁还能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