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探花_作者:水心清湄(136)

2017-09-03 水心清湄

  姐弟侄儿三人沉默用着膳。

  李衍将自己在京的官职说了一会儿,李纨不懂朝事权利分配,不过品级还是能明白的。

  正四品,已经比得上父亲了。又得知李衍要为太子讲学,她不由惊呼出声。

  太子,未来的皇上,皇帝的半师,这名头可是了不得。

  贾兰眼睛明亮极了,他是舅舅的弟子,如今太子也要听舅舅讲学,舅舅当真了不起了。

  李衍道:“太子的年纪不小了,本身有太傅和众多讲师,传闻太子读书聪慧,想必再过一两年就出阁读书了。到时候,也不需要我这个半途出身的讲师。”

  李纨笑道:“那也无妨,修贤既然教过太子,就是李家满楣荣耀,父亲知道了,也会感觉到高兴。”

  李衍抱之一笑。

  到了下午,李衍升职的事已经为京城各府所知。

  当即就有邻居同僚送上贺礼,更有官员亲自上门道贺。

  李衍自知京中等着抓他小辫子的人不少,于是查礼时非常小心,并登记在账,以后再行送回等重。

  到了huáng昏。

  荣国府打发了轿子来接李纨、贾兰回府。

  这一次难得贾府没有自大当起他的长辈为他cao办宴席。

  不过接李纨回去,也意味着李衍需要去拜访。

  皇上和太子有了隔阂,李衍原本故作客气,这会儿子要真的客气起来。

  太上皇终究站在太子一边的,虽然也用心不良,但是却比皇上要显得可靠。

  从近些年消息来看,随着贾元chūn被封为九嫔修仪,贾家开始朝着皇上走近,不过到也没放弃太上皇,与剩下的四王二公抱成一团。

  贾家固然是为自己留下好进退的路,可是有时候这墙头糙更令人厌恶,尤其是对于皇上这种类型的人。

  没有了秘密消息,也不知能不能保住一些荣华。

  目送李纨和贾兰的轿队,队伍消失后,李衍还站在外边。

  夜风chuī过,李衍披散下的长发chuī到脸上,让人生出一种萧瑟之感。

  这时候,马蹄声响起,在黑夜中显得格外响亮。

  “圣旨到。”

  李衍快速整理衣冠,焚香贡案后跪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吏部郎中李衍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文武卓然,今有承恩公嫡女萧氏宜秀,秀毓名门、贤良温惠。佳儿佳妇,天造地设,特予以六月十二吉日成婚。钦此!”

  “微臣谢主隆恩。”

  双手捧着圣旨,缓缓起身。

  “恭喜了,李大人。”

  李衍微微点头,安伯很有眼色的递了几个红包过去。

  宣旨太监掂量红包的重量,笑得越发开心。

  打发人离去后,李衍带着圣旨进了书房。

  打开玉匣子,看着里面躺着的圣旨,李衍不知为何竟然开心不起来。

  他早就知道他要成亲了,也早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是什么样的,更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对自己一心一意,他已经比起无数人要来得幸运。

  将盒子盖紧,他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了,他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来,不管他对妻子是什么样的感qíng。

  李衍哑然一笑,说到底,他是得了婚前恐惧症了。

  第二日,李衍第一次以吏部郎中的身份入朝。

  吏部郎中在金殿中是没有他的位置,他和众多的官员在殿外站列,这倒是最靠前的地方。

  朝事一如常,辰时散了,各大官员回了各部。

  以李衍的官职本应该去吏部熟悉事物的,可是却被太子的人叫走。

  留下吏部等人思虑着如何对待这个新来的同僚。

  东宫。

  刘璘已经坐在书案前等候。

  这番态度,令为师者大生好感。太子上学,师更尊弟子,太子迟来无人敢非议,称等君天经地义。太子能早早等候,便会多好学之名。

  一般而言,除了少傅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学士,太子需要给些面子。

  其余诸如李衍的讲师,是不需要这么客气的。

  今日太子提前进学,以后李衍在太子众多的讲师中地位会有所提升。

  李衍给他请安,刘璘指了指位置,道:“坐吧!”

  李衍轻轻点头。

  座上很软,让李衍在朝堂外站了一个时辰只觉得舒服无比。

  “孤已经和皇祖父、父皇说好,每日下朝后第一个时辰由你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