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阿娇已经嫁给了自己的表弟刘彻,难不成馆陶和太皇太后还预备再上演一次这样的假儿子戏码?
唐眠经历了那么多世了,还是觉得有些凌乱。要是西汉初年真有个历史编剧,那一定是同一个人。
不过她又想到,刘彻十六岁娶陈阿娇,却到二十九岁废掉陈娇不久后才有卫子夫生的长子刘据,其中曲折想来必是极多。王娡和刘彻,怕是早就预料到馆陶和太皇太后的这种打算,才让后宫众女在陈娇在时一直无子吧。这样的汉宫,实在是让人不喜啊……
作者有话要说:我发现我真是日更成习惯了,大姨妈疼着还是放心不下orzQAQ撤了请假条更了><大姨妈更疼了自nüè啊orz
昨天太忙忘记说了,kiki和夏子我知道你们爱我,所以不扔才没关系嘛~~~╭(╯3╰)╮香一个~
☆、大汉天子之陈阿娇(十)
晨曦微露。深蓝色天空中,启明星渐渐淡下去。
有侍卫打开宫门,浩dàng的车舆从宫中驶出,马蹄后扫起一片huáng色的尘土。
长安城中已有早起的百姓,看到车驾之后忙躲到一旁,暗暗猜测是哪位贵人。
行驶出长安城门,路面开始变得凹凸不平,尽管马车上铺了厚厚的软垫,唐眠还是觉得睡不着了。她打了个哈欠起身,青鸾端来了水漱口,huáng珠捧来一些早食。
起伏的车势让唐眠胃里难受,只摆了摆手,要喝了些米汤。
馆陶的效率真可谓是高,前天才到明光宫来传信,昨天一早就拿到了刘彻的手谕,让陈阿娇也出宫伴驾。想来这次,她是势在必行了的。
唐眠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昨天趁着青鸾和huáng珠收拾她的物事,她先去天禄阁里和小吏说了声,让他转告司马迁,又到了太医署里转了几圈。她平常没事也会去走走,所以太医署里的太医都是早就习惯了的,只是忐忑地伺候。太医署令和一部分太医已跟着刘彻去了甘泉宫随身侍候,剩下来的太医只有给太皇太后和太后瞧病的两个,大多数都是没什么主心骨的人。
唐眠便以不习惯去甘泉宫为由,让他们开了许多种药带了回去。
她回去便将那些药全都拆开,拣了几样重新包好了,让青鸾待在身边。
颠簸了整整一天,到得傍晚的时候,总算到了甘泉山下,只见一片郁郁葱葱间,远远地就能望见一幢庞大的木结构的建筑的匍匐在绿树之间,蔓延百里之广。
刘彻并没有下山,连面也不露,只叫了他身边的宦官魏德臣来迎接,魏德臣知道皇后的个xing,所以难免战战兢兢。唐眠看着心烦,让他跟在队伍后头去了。
山中车马行路不便,唐眠也不愿再待在车内,命令弃车登山。
乘了一天的马车,登山活络活络筋骨,看看满眼绿色,倒是令人心旷神怡了。步步登高,远望四围山色,虽是甘泉山之景,然而云烟缭绕,颇类玉皇山景,倒让唐眠一瞬有些恍惚,直到青鸾催了她,她才收回神思。
“娘娘,看,那可是长安城呢。”青鸾指着远处一座城池道。
“嗯。”唐眠点点头。从甘泉山上望下去,能看到长安城和远处更小的稀稀落落的城镇。这个时候,长安地区大概有着八万户的人,而整个汉朝,有四千多万的人口。比起上一世,已算得上是人口极为富盛了。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然而晚年未免穷兵黩武,军资过重,致使国内经济陷入困境,人口再度锐减。这时候的农耕水平低下,粮食有定产,人口也从未能超过一定数量。朝代更替,人口却却从未能超过一亿,向来如此。
“走吧。”唐眠转身对青鸾道。
她本意是直接去自己的宫殿的,然而魏德臣却还是把她领到了刘彻的寝宫内。
刘彻正在处理公务,嘴唇紧抿,眉头紧皱。其实他也明白,他若是到了甘泉宫,那么很多重要的消息便不会到达他这里,而只会停留在太皇太后那儿了。他现在手底下的这些奏卷,怕都是经过挑选的。一个皇帝,名为亲政,却没有亲政之实,是他最痛苦的,可惜他现在却还是毫无办法。
刘彻也发觉了她的到来,却只是看她一眼,再度低下头去。
唐眠心念一动,不动声色对魏德臣道:“你们下去吧。”
“这……诺。”魏德臣有些犹豫,望向刘彻。
刘彻大袖一摆,颇有些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