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紫胤真人_作者:五哥的银钩铁划(6)

  殷画楼如何不知她心中烦忧,天下做父母的对儿女的心,不论古今都是有相同的,每每思及前世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便整夜难以入睡,这半年来除了法源堂的事,她便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母亲。只是无论王氏心中如何不舍,中秋之后,白云观主积云道长上门,殷画楼终是要随他一道离开殷家了。

  未免惹人猜疑,殷崇智只派了府中部曲数人,由次子秀松带领护送她与积云道长前去。

  殷画楼自降生殷家,往日吃穿用度自是jīng致无比,如今临行,里外唯一珍贵的东西却只有从母亲王氏那里得来的一块腰间玉。王氏倒是往她的行李中藏了许多银钱,更再三嘱咐秀松到了昆仑山下定要记得买房置地,竟是连看守房子的两房奴仆也备下了,道是怕她若是下山,或是不愿呆在那清苦之地,回转来也好有人就近服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她暗想这些银钱等物在昆仑山只怕无甚用处,只是为人母者一生中永远也只有为孩子多思多想的,如何能去提醒她做的是多余的呢,也只得暂时顺她心意带在身上,以稍解她忧惧挂心。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送别之日在灞上长亭,积云道长再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红颜祸水。

  见她身形已然长成,行止有度,行礼后腰背挺直而立,目光不闪不避,虽容貌惊艳但眉目间有凌冽之气,绝无轻佻妖媚之象,乃对殷氏夫妇二人道:“贫道观这孩子根骨上佳,倒是颇有慧根,若是舍家入道,或可保全xing命,若入红尘,以贫道修为窥测,恐她将来难免命运多舛乱世飘零之苦!”

  王氏流泪道:“我一介妇人,也不懂那些天道命定之说,我儿不过是比别人略不同些,如何就处处容不得她……”

  积云道长劝道:“世间满眼无奈人,郎君与娘子是有大智慧之人,常言道天意难问,自有定数,qiáng求不得,我等凡人遇事便也只能尽力放下挂碍,今生若不可得,只怕是缘浅未修,如今境况便权作为来世修行吧!”

  言罢转身上马前行,殷画楼才走出几步,便听到王氏撕心裂肺般一声哭喊,心下一抖,回头见她声泪俱下仿若死别一般,扑上来抱住自己哭道:“阿娘不懂那些修行之事,只是我儿贵为殷家嫡女,无论此去是何qíng形,万万不要委屈了自己,阿娘日日念着你,那些人容不得你,你要记住阿娘的话,要活得好,活得长久,活得自在!”

  殷画楼笑了,轻轻拍着母亲脊背,朗声对父母道:“爷娘放心,儿从未将那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便是阿娘不说,儿也一样要循着自己心意活着,才不枉费爷娘生我养我一场!”

  言罢跪拜三叩首之后,翻身上马,挥鞭狂奔而去,将那哭喊声远远抛在身后。

  殷崇智负手看着女儿渐行渐远,良久,拍着长子臂膀道:“将来…要把你阿妹接回来!”长歌在父亲意味深长的目光中沉声应诺。

  殷画楼不知跑出了多久,待马匹渐渐慢下来,几乎还能听到母亲的哭喊声在耳边回想,对着二哥秀松担忧的目光,她定了定心神,努力将思绪往其他地方转移,思量半日,她倒是头一次听说昆仑山天墉城这等地方,想到自己竟要去修什么仙,简直有几分荒谬感,开口问道:“道长,这天墉城是什么地方?”

  积云道长笑道:“昆仑山乃修行圣地,中有大大小小数十个修仙门派,天墉城乃是其中佼佼,据贫道所知,虽然数百年间只有前任执剑长老一人修得仙身,但其他天墉弟子许多人亦是修为jīng深,与我等凡人不可同日而语。”

  殷画楼听罢十分惊奇!活了数百年?那岂不是一生都经历着朋友亲人死在自己之前的痛苦,而自身不死不灭?想想真是十分可怕。

  殷秀松见此事稍稍勾起了阿妹兴趣,便问道:“不知这位神仙究竟是何等风采,如何能得此仙身?”

  积云道长道:“贫道哪里能有那样的机缘得见仙颜,这如何修得仙身只怕也少有人知,想来定是有非凡经历的,年少时倒曾听闻师父提起这位仙尊名号,尊称紫胤真人,乃是一位剑修,原不是天墉弟子,乃是三百年前应天墉掌教之请,入天墉担任执剑长老,十多年前,新任掌教上任时便卸任了,如今却不知是否归隐。如今天墉城掌教,正是这位紫胤长老的首徒,却也是一位侠肝义胆的修士,倒是还有位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