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卿捂住额头,完全不想理他的这种耍赖的行为:“不行,一个时辰,半点偷懒不得,师妹。”他十分矜持地向耿芝点了点头示意道:“你看着他。”
耿芝相当配合地点了点头:“来吧师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不我不想做人上人……”尤炳虽然这么咕哝着,但是还是老老实实地拿起了笔,在huáng纸上画下了歪歪扭扭的一道朱砂的痕迹:
“太累了。”
耿芝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是她就是能凭着少有的、过人的毅力咬着牙死撑下去,哪怕心头苦得像生吞了一捧huáng连,面上也能含笑待人,不露分毫láng狈之色――
说白了呢,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本来此时吐纳完毕的耿芝应该去跟着姚文卿学习剑术的,然而正好此时青龙星君被接了回来,白虎和玄武便拍板决定,让两个年级小一点的星君们搭伙学习,培养一下同僚qíng谊,毕竟四星君们只要不意外身死,就要一同匡扶正义,在昆仑上苦修好多年的。
姚文卿觉得耿芝既然已经学会了通讯符的画法,那再跟着尤炳一同学习便有些làng费时间了,倒不如学一道别的符咒的好,比如说,更为实用的金刚护身符。
细密艳红的朱砂蘸在笔尖,蜿蜿蜒蜒出繁复玄妙的纹路,耿芝凝神聚气,提笔悬腕,许久之后终于照着姚文卿给出的模子画出了一张四不像的金刚护身符。
顾名思义,这张符咒是专攻防御方面的。毕竟星君们并不是从开始便有移山倒海、无坚不摧之能的,从上昆仑,过天梯的那一刻起,他们便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都要一点点从小处做起,从细微处开始缓慢的、长久的积累与修行,最终成就自己莫测的将来。
是成为观尽人间悲苦声的上仙,还是选择游dàng世间,潇洒度日的散仙,抑或是不修仙道,只做一名最普通却也最安逸的灵修,再或者,经过本命剑无数次切斩锻体,潜心修行数十数百年,碌碌无闻多少年后,终于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剑修者,以力证道也。
何为剑修?
不到huáng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力降十会,一剑惊鬼神,以剑证道,破碎虚空,他们能取得的成就,能达到的高度与力量,是走了其他三个路子的人完全无法企及想象的。只不过修行了“力”之道的剑修们,要走的道路可比别的三道上的星君们困苦的多,如果别的星君们的修行之路是阳关道,那他们走的,便是一条生满了荆棘的独木桥。
人人都说剑修威风赫赫,说一入“力”之道,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形势一片大好,却很少有人真的是往这条路上走着的,毕竟动动嘴皮子而已,谁都会说。
姚文卿接过耿芝画的符咒,端详半晌后扔了回去:“重画。”
“笔力滞涩,线条凌乱,除了有个模样儿之外还有哪里能看?”他刚说完就觉得自己的话可能有些重,便努力放缓了语调道:
“你和我们都不一样,朱雀。”
“你心xing好,尘缘又淡,如果能当断则断的话,现在早就走上你该走的路了,严格要求你是为了你好,你以后就知道了。”
“昆仑已经很久……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剑修了。”
耿芝一怔,便笑道:“嗯,谢谢师兄,我晓得了。”
尤炳在一旁已经急出了汗,手中的笔却始终无法往下落一分一毫,他遇到的阻力远远比耿芝当时初学符咒之时遇到的要大得多,几乎是笔尖每往下落一寸,那种滞涩感和浑身力气都要被抽空的虚脱感便重上一分,到后来,竟是双手颤颤,连笔都握不住了,“咚”地一声轻响,上好的láng毫便溅出一片红艳艳的颜色来。
姚文卿看了看天色,觉得今天倒也差不多了,便让两位小星君回自己住处去休息就寝,至于明天学什么,明天再说。
耿芝和尤炳前脚刚出了白虎堂的大门,姚文卿便抽出承影御剑而出,向着玄武堂的方向疾驰而去了。
“师兄。”甫一到玄武堂的门口,姚文卿便急急按剑落了地,大步流星走入室内问道:“朱雀修行的进度比青龙要快得多……还要让朱雀等等他吗?”
卫景正在绘制一条长符,眼看就要完成了,却被姚文卿的询问给乱了心神,朱笔一拖,曳出长长的一道乱痕来,便叹了口气,真心实意地对姚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