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旧事_作者:雁栖苍梧(338)

2016-12-29 雁栖苍梧

  “贤弟此言差矣,虽朝中盛传流言,秦相公是金贼故意释放,以图江南之地,但我大宋局势复杂,又岂是区区一桧可以左右。”

  “还请大哥教我。”

  蒋尚培思量了一会儿,说道:“靖康之难,为我大宋之耻,‘二圣’被俘,皇室尽丧,江北之地沦为敌手。官家即位之时,宋境烽烟四起,民变起义不断,又金国咄咄bī人,战事节节败退。官家南狩,自明州逃至海上,后因众将平息民乱,将金贼赶出扬州,官家这才回到了岸上。”

  “皇室尊严尽失,如何不让人唏嘘。”王子墨附合道。

  “如今,朝廷局势暂稳,面临两难,战亦难,和亦难。”蒋尚培面色凝重,缓缓道:“战,民心所向,众将皆运筹帷幄之辈,只是,国库空虚,民生艰难,如何能战。官家体恤百姓,与民休息,自定都临安,生活极为简朴,不造宫室,不兴土木,不扩充后宫,官家过的日子,体面是谈不上了,只比田舍翁qiáng上一筹罢了。现今各地战乱不断,农事不兴,赋税不畅,前方吴阶,岳飞,韩世忠等部,林林种种合计五十余万,奉养尚不能,无粮无饷又如何出兵。”

  “所以求和?”王子墨微皱眉,显然她是主战的。

  “和,也是一个字,‘难’。所谓弱国无外jiāo,求和,割地,赔款,称臣,纳贡,无疑饮鸠止渴。”

  “那为何不搏一搏!”

  “还是一个字,‘难’!当初众将平定民乱,打出的旗号便是收回失地,迎回‘二圣’,不然,如何能快速稳定局面。结果是喜人的,官家却是顾虑重重。官家已登极位,若迎回‘二圣’,官家何以自处。另有,我大宋开国名不正言不顺,朝廷最忌讳的并不是外敌,而是内患。武将掌兵,朝廷寝食难安,若武将打回江北,生出反心,朝廷无疑雪上加霜。”蒋尚培此时极理智,虽然他也对朝廷很有些不满。

  “如此,只能苟延残喘,偏安一隅?”王子墨毕竟还年轻,对官场又不熟悉,所以这样的解释,她接受不了。

  “不然,又当如何?贤弟,你若是官家,你能怎样。别忘了,所有皇子皇女只余官家一人,官家从即位之初,便是一路逃难,于官家来说,割地称王是可以接受的。当初官家说要北伐,不过是为堵悠悠之口,不然谁愿意归顺于他。至于北伐,力有不逮,别看我大宋猛将如云,金国又怎是好打的。”蒋尚培苦口婆心道。

  王子墨默然,显然她一个平民,是体会不到局势的复杂xing的。宋廷从上到下,皆以求和为国策,只是求和亦有不同,赵鼎、张浚求和,以防为主,而秦桧,则是金国的代言人。

  话题太过沉重,秦桧固然是yīn谋家,但始作俑者却是官家,在林芷岚所知的后世历史评价中,秦桧恶名昭著,为万人唾弃,而宋高宗赵构,虽有懦弱昏君之名,但几乎无人说他卖国,所有的黑锅,都让秦桧背了。

  王子墨长长叹息,为这个饱受屈rǔ千疮百孔的国家痛心疾首,只是,她只能像那些文人骚客一般,在醉酒之后,痛骂朝廷,痛骂昏君jian臣,然而酒醒之后,依然庸庸碌碌。

  她,只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平头百姓。

  她的痛苦,蒋尚培懂,懂得更多更深,他一直告诉自己,在其位,谋其政,既然他是一县县丞,他就要把盐官县管好,为整个县出力,其他的,那就让别人去cao心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yīn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两人共吟一诗,抬眼对望,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与迷茫。

  “贤弟,你至今日,着实不易。别丧气,别忘了尊翁嘱咐,好好活着,红红火火地过日子。”

  在兄弟二人感慨之时,从远处行来了几个人,灯笼隐隐绰绰,衣襟缤纷,王子墨抬头望去,只觉得那些微小的灯光,像是冬天的暖日,照得心头暖烘烘的,又像是夜间的明灯,指引着迷失的自己。

  一行人在亭门止步,林芷岚独自进亭,面含微笑,如沫chūn风,素手执壶,为二人斟满酒,清丽的声音徐徐流出:“你二人真是好兴致,凉夜漫漫,饮酒作谈,想是在兴元府时,便是这般光景吧。”

  月色,凉风,美酒,佳人,如何不让男子心驰神往,女xing的美丽,柔弱,坚韧,绝望中的希望,希望中的热切,自古,美人的力量便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