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明皇在麟德殿思量半晌,还是宣召李迅李迁,打算问问自己两个儿子的意见,也存着考校的意思。
李迁先到片刻,却在外稍候,等李迅到了,才道:“大哥如今总算好些,但开chūn没多久,可得留神倒chūn寒。”
“这就不劳四弟费心,冷了多加衣裳,东宫再如何,布料总是有的。”李迅不假辞色,理了理外衫,先进去。
李迁一笑,不以为忤,一撩袍角,跟着进去。
“叫你们来,想来你们也知道是为何。谦易跟随朕多年,朕是着实舍不得。”明皇开门见山,侧眼去看这二人的神色,抿着茶水,等他二人回答。
李迅抬眼去看,卢有邻微微闭起眼,他心下一惊,但还是按着自己心意道:“淇国公在朝多年,一日离朝,恐生变故。儿臣以为不妥。”
卢有邻心下暗叹:李迅无论如何,心地还是显得太过善良,总是狠不下心,将来只怕……唉。
李迁心下大笑,面上仍旧恭谨,弯腰道:“父皇,这等子事儿,儿臣虽然是吏部尚书,却也不能cha手。父皇若要大将军去,儿臣还落得清静——左右御林军大将军人选是他兵部该cao心的。父皇若不愿淇国公去,一品大员的任命,也得父皇您自己做主。”
明皇着实喜欢李迁这俏皮话,哈哈大笑起来,道:“偏生你个鬼jīng鬼jīng的,朕就让你替朕cao心。”
说了些闲话,李迅更是窝火。明皇见他面色不善,便让他二人退下了。殿中安静下来,香炉里新换上的香燃出缈缈烟气。明皇的面容隐于其中,愈发显得幽远。
“明达她们去了哪儿?”明皇突然开口去问。
“回陛下,姑娘任xing,华清宫是待不住的,恐怕要进山了。”回答的却不是站在明皇身边的卢有邻,而是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不良人统帅袁玄洪。
“今日的事你也知晓了,河南道qíng况到底是何?”明皇对他是完全信任的,因而根本不在乎去调查的官员会带回何等消息。
“回陛下,河南道却有灾民生事,但非未演变成民变。梁书碧虽说没有倾家dàng产救济灾民,也着实出了力的。他是贵妃娘娘胞弟,曾说过根本不在乎那点粮食,贵妃在,就有他口饭吃。至于太子殿下手中血书,微臣还需调查一二。”袁玄洪垂首答完,内容却是颠倒黑白起来。而几十年他的忠心耿耿,让明皇根本没有生出疑惑。
“迅儿这孩子,怎么大了大了,愈发不分是非。”明皇一阵气急,咳嗽起来。
卢有邻捧着茶碗道:“陛下莫气,太子定是心肠太软,被人利用了。您明日单独传他来问问,一问便知。”
明皇叹口气,不再问话。袁玄洪躬身行礼,再次隐没于yīn影,消失得渺无踪迹。
郎怀得知韦谦易将卸任御林军大将军一事,已然是三月初了。她们一路游玩,却是到了南郑。嫌弃客栈人来人往,端得麻烦,郎怀租住了间三进的宅子。尚子轩遣出的钉子寻来的时候,郎怀也不瞒着明达,和她一起听了,又一起看完尚子轩的信件。
长叹口气,郎怀道:“舅伯之事,若说唯一好处,不过是如了舅伯的心愿。可御林军大将军空缺,这却是件棘手的事。”
“你放心吧,爹爹老糊涂也不会到那份上。”明达皱着眉道:“大哥的事qíng才是难办了。”
明达说的没错,吏部和御史台的官员探查回来,和袁玄洪所说并无二致。李迅当庭质疑,得罪了吏部和御史台不说,更鲁莽顶撞明皇。
郎怀不用细想,都能猜到这定是李迁的连环计。李迅被禁入东宫,闭门思过,这无异于告诉天下,太子的地位开始不稳了。而李迁在明皇面前更是得宠,全理朝政。
“这中间,却有些不对劲。”郎怀摸着下巴沉思,明达也点头:“爹爹的xing子,断不会因为吏部和御史台的话就对大哥这般恼怒。定是爹早就知道qíng况,这俩人说与不说,爹都不会在意。”
能让明皇先天下而知的,莫过于他身边的私军密卫。两人几乎同时想到此间,不约而同道:“不良人!”
第67章迁进东宫喜乐(四)
这月余来远离长安,郎怀只跟明达以兄妹相称,免去了明达太多尴尬。两人同时想到不良人,都不由沉默下来。
不良人是皇帝私军,具体建制根本不为外人道也。郎士轩虽是不良人土蕃总吏,但平日里几乎不在沐公府上露面,郎怀也仅仅知道,不良人在各地均有派遣官吏,官分几等,具体如何,就根本不知了。郎士新袭爵后,似乎也是参考不良人的体制,对郎氏的钉子分化训练,又借着遍布天下的商行,才养出如此得力的一只队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