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30)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30)
明镜惊喜地迎出来,挽了她在沙发上坐下,聊了几句才知道医院忙得很,苏老医生怕耽误阿诚入学的事,让她送体检单来。
“闸北来了许多难民伤兵,医院人满为患。我父亲忙得脚不沾地,有家难回,现在还在医院里脱不了身呢。”
提起外面的乱象,苏澄忍不住叹气。九月底,北边的吴佩孚和张作霖又打起来了*,津浦铁路断绝,上海的粮食供应骤然紧张。慈善堂和医院的施粥点勉力支撑,无奈难民数量太多,每天都有一两个被人发现饿死在路边,还有抱孩子的母亲冲进诊所哭着求大夫救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怀里的孩子早就饿得断了气。
种种惨事说起来也是心惊落泪,苏澄见明镜不好受,转而讲起她之前筹集药品的事。
“我来也是要专程谢谢你,要不是你说服公会捐赠药品,我们就该没药可用了。现在医院到处都在传颂您明大小姐的名字呢,医生护士提到你呀,都要说一句大善人。”
“你又给我贴金。”明镜才要抹泪,又忍不住笑起来,“我不过是给两边牵个线罢了,关键是田先生好心能干,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凑齐药品。”
“你说的田先生是不是济世大药行的田鲁宁先生?”
“是呀。药品采买都是他负责,你要谢的话可得好好谢谢他。”
“这位田先生真是好心肠。听说,他也给共产党办事。”
明镜惊讶道:“共产党?”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苏澄随口说了一句,端起茶杯不住地称赞,“这碧螺春真是香煞人。你晓得我最爱喝茶,每次来你家都能品到碧螺春、明前龙井,美得呀。”
明镜一面笑她又来搜刮,一面就去拿了两袋新茶给她。
苏澄和她讲了几个老同学的近况,又说起以前学校里的趣事。
说得兴起时,掩嘴笑个不停,她们又像是从前在红宝石西餐厅谈笑风生的女学生了。
第14章 多事之秋(五)
十月,张作霖和吴佩孚的部队在山海关激战二十多天,把直军的长城防线撕开了一个缺口。冯玉祥又临时倒戈在北京发动政变,赶走贿选总统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军队顿时腹背受敌。
北方的战事逐渐白热化的时候,东南的战局已见分晓。苏军占领了浙江,北上攻克金山卫和青浦,军队长驱直入开进龙华,和法租界仅有一线之隔。浙江督军卢永祥逃入上海租界,发表通电自解兵权,隔天又登船逃往日本。
家门口的战事终于平息,洋行贸易也恢复了正常。公司事务多起来,明镜忙着上海这边的事,还牵挂着苏州。那边已经许久没有来消息了。
夜里明楼安顿好两个小的,下楼看到明镜拿了报纸坐在沙发上出神,客厅里只亮了一盏台灯。柔软的光线辟出明亮的一角,周围都沉没在黑暗里,明镜就坐着这半明半暗之间。
明楼轻轻走过去,茶几上的茶水一口未动,早已冷掉,他重新倒了一杯热茶放在姐姐面前,明镜才恍然回过神来。
“津浦铁路不通,六百吨小麦只运来了三百吨,还有一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运到。如果月底北边的战事还没结束,上海几家面粉厂的原料就要断了。”
她的声音平淡无波,被钟摆摇晃的声响剪碎了,消散在安静的夜里,只余下疲倦。
“这两个月各处贸易停顿,银行放款少了很多。报上说苏州城遭了劫,店铺十室九空,好在我之前让他们把货物迁去了城外仓库,店面的损失应该不多。我担心的是纱厂的机器,电报还不通,那边半个月没来信,也不知道厂子和机器怎么样了。”
明楼沉默不语。眼下他们高枕无忧,不过是沾了租界的光罢了。走出这洋人的“国中国”,遍地山河破碎,家国风雨飘摇,偌大一个中国竟无一处是安身之地。
“明楼,我这几日在想一件事。”
明镜缓缓开口,只说了一句又停住。
明楼抬眼打量她的神色,心里忽然一动:“姐姐想把产业转移出上海?”
明镜还在思索,听到他这么说愣了一愣,反问:“你怎么知道?”
明楼笑笑:“站在您的角度想事情,要明白也不难。”
明镜仔细看了看他,还是惊异未定:“那你来说说,这样可不可行?”
“看姐姐要转去哪里。”
“还能有什么地方,总归去香港方便些。”
明楼点头:“香港是一个选择。您打算近期就动吗?”
明镜见他像是有话要说,便说:“你有什么想法都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