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31)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31)
“去香港是长远打算,我想在这之前还可以做一些事情。苏州的纱厂已经亏空多年,这两个月打仗,纱线滞销,纱价又跌到最低。我粗略算过,损失两万有余。纱价受局势影响极大,日本商人又经常以不公正手段低价倾销,扰乱市场,政府对他们也无可奈何。”明楼一口气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再说,“姐姐有没有想过把那几家纱厂脱手,再买一处矿产?”
明镜没有出声,过了半晌轻轻点头:“你和我想到一处去了。这几年形势变化太快,父亲留下的产业需要做些调整。香港的事情可以暂时搁一搁,我想把业务集中到银行和矿产上。你看怎么样?”
明楼略作思考,点了点头:“这样可行。”
明镜看他认真的样子欣慰地笑起来:“有你和我一起商量事情,我也安心许多。你到底是长大了。”
明楼佯装无奈:“大姐,我一直都很好。”
“瞎说,就前些年你还在学校和人动手呢。”明镜揭穿他毫不留情,明楼掩面告饶,她终于开怀笑起来,再问他,“你准备几时去南京?怎么走?”
“我订了客轮的票,大后天晚上有一班。铁路沿途的情形还不明朗,坐船应该更快。”
“是这样。路上可能还有残兵败部,坐船更安全些。”
明楼看了一眼挂钟,提醒姐姐已是半夜,该去睡了。
明镜起身要走又停下来问他:“阿诚在学校还习惯吗?我这几天忙,也没顾得上细细问他。”
“习惯。”明楼轻轻笑了笑,“大姐放心,小家伙比我们想的都要好。”
明镜终于定下心,走上几级楼梯,忽然又回过头。明楼站在沙发旁,灯光落在他肩头竟像是把整个人都拢在了光芒里。她的弟弟微微抬起头,望着她笑:“大姐快去睡吧。”
明镜对他点点头,忍不住又细看了他一眼才上楼去了。
阿诚上学第一天,明楼送他去学校。他以为小孩子会紧张,没想到阿诚进了校门,对他挥手道别就一头扎进教室里没影了。明楼站在校门口朝里张望,身边的父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反复叮咛,有的孩子临别还撒娇抱着母亲不肯松手,愈发显得他形单影只。
他心里空落落的,回到家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下午又赶在放学前到学校门口等人。阿诚远远见了他撒腿跑过来,扑进他怀里乐呵呵地笑。明楼刚问了一句学校怎么样,他立刻讲起上了什么课,老师布置的什么作业,认识了几个同学。明楼听他一路欢喜雀跃说个不停,心里飘飘荡荡无处着落的感觉忽然就不见了。
他想起很小的时候玩过姆妈篮子里的绒线。
他在遍地凌乱里抓起一股线,轻若鸿毛,等到有人和他拾起了同一股线,手里便感知到分量。他拉一拉绳线,另一端也会轻轻牵扯回应。
抬头望去,是阿诚眉眼弯弯地朝他笑。
十月二十日,明楼搭轮船前往南京。
客轮傍晚离港,明镜带着明诚和明台到码头送行。汽笛声中,明楼站在甲板上对他们挥手,直到岸上的人影远去,模糊得看不见了。
他收回手,捏成一个圈,将那条不存在的线握紧了。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绳线的一头有人拽着,另一头的人也都会在的。
END
*徐天父亲工作的师范中学是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中学。
*“北边的吴佩孚和张作霖又打起来了”这里指第二次直奉战争。江浙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
*万竹小学就是现在的上海市实验小学。
1. 剧作和原著里没有出现苏医生的名字。苏澄的名字是私设。
2.《红色》没有提到徐天父亲的姓名和职业,文中都是私设。根据豆瓣某个《红色》时间线考据帖,1923年徐天从保定军校毕业去日本留学,27年春季回国期间父亲遇害。
=============
第15章 暖春
1925年,明楼21岁,明诚12岁,明镜28岁,明台7岁。
“大姐!”明台顶着小喇叭,乌拉乌拉喊着闯进院子。
树荫底下,四五只在泥砖缝隙里啄食的麻雀闻声飞走。他来不及朝它们细看,径直冲到明镜跟前:“阿诚哥摔下来了!”
明镜神色一紧,手上的书翻了个面倒按在桌上,人已经立起来朝前门张望:“怎么回事?人在哪?”
明楼抱着阿诚从廊下转出来,面上不辨喜忧。她急忙跨出门槛迎上去:“摔哪里了?”
明楼走得急,这会儿停下了气还没喘匀。阿诚窝在他胸口动了动,仰起脸对她说:“大姐,我没事,就是鞋子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