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L百合 >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42)
明家旧事/阿诚系列+巴黎风云_作者:兔子窝(42)
“葭巷?”
“你记不记得大哥带我们去买酒的地方?”
明台转着眼睛想了一想:“陆婶婶的店?”
“对。大哥每次开车进城都会经过那间酒铺,那条巷子就是葭巷。”明诚像是要确证似的,又补了一句,“我记得清清楚楚,不会有错。”
明台顿时精神起来:“好,我们去葭巷。”
TBC
第17章 寒秋(二)
1926年秋,明诚13岁,明台8岁,明楼22岁,明镜29岁。
(二)
他们出门时已经过了八点,在野地里绕了一大圈才寻到灯火人家。
沿街店铺差不多都打烊了,有一两家人家正在上铺板。街上清静无人,隔墙的院子里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便再无声息。
明诚撒腿跑了起来,明台紧紧跟着他。陆婶的铺子会不会已经打烊了?那样的话,他们要去哪里等大哥大姐?他们没有说话,可是心里都想着同样的问题。
过了桥再拐道弯就是葭巷。酒铺在巷子口,明诚远远地望见铺子的灯亮着,铺板上了一半。他一口气跑到门口,店里没人,乌沉沉的大酒坛一字儿排开,安安静静地蹲在墙边。
“陆婶婶。”明诚朝里屋喊了一声,没有人应他。
明台一头撞进来,靠在门板上直喘气:“没人?”
“不会没人。”明诚朝里走了两步,柜台后边的门帘突然掀开,走出来一个矮小的中年人,粗布灰衫,手里捧着一只小酒坛子。
“陆叔叔。”明诚喊了他一声,见他朝他们看来,飞快地说,“我们可不可以在您的店里坐一会?”
“你们,”陆叔仔细看了看他们,“是城南明家的孩子吧?”
“是的。我家大姐和大哥去面粉厂办点事,我们想借您的地方坐一坐,等他们回来。如果不方便,我们在门口等就行。”
明诚一番话得体礼貌,引得陆叔多看他一眼,笑笑说:“哪有不方便,坐吧。”
明台听他答应了,挪到桌子边上,一屁股坐进椅子里再也不想起来。他卯足劲跑了一路,又累又渴,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猛灌一气。
这茶水原本就是为招待客人备下的。明诚对陆叔道了谢,也坐下喝了两杯水,一路高悬的心终于放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陆叔把酒坛放到货架上码齐了,回头打量他们:“从城南到这里可不近,你们是走路来的?”
明诚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瞧见自己的皮鞋上蒙了一层土,鞋底糊着黄泥枯草,狼狈不堪。他有些尴尬:“我们迷路了,沿着河一直走到宽马路才找到这里。”
“你们从河边过来的?”陆叔听明诚说了一些细节,诧异不已,“这是走到荒草岗去啦,那一带尽是偷小孩的人贩子。你们胆子也太大了。”
明诚和明台面面相觑。明台头皮发麻,嘴上仍是辩道:“不会的,我们一路上连个人影都没看见。”
“那河上不是有船吗。那些跑船的十有八九都是人贩子,抓到小孩堵上嘴,捆起来往船舱底下一塞,运到城外卖掉,神不知鬼不觉。”陆叔皱眉道,“城里城外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卖掉的。”
野地里漆黑冰凉的记忆浮现在眼前,明台哆嗦了一下,不吭声了。
“别怕。”明诚轻抚他的后背,安慰道,“我们已经到这里了,没事的。”
明台的声音闷闷的:“万一我们没等到大姐他们怎么办?是不是还要走回那条路?”
“傻瓜。”明诚笑起来,在他背上一拍,“从这里回去的路我认得的呀。”
明台撅起嘴,歪头瞧他一眼:“行吧,听你的。”
“放心吧,大姐和大哥会回来的。”明诚对他笑了笑,抬头朝门外望去。
他们坐在靠门的小桌边上,从这里看出去,正好能看到巷子口的马路。酒铺旁边有一片空地,入夜支起了馄饨摊子,陆陆续续有食客来摊子上吃馄饨。烟气和人声随风飘来,给寂静的巷子添上一份生气。
陆叔清点完货架,回到柜台后边拨拉起算盘珠子,一面同他们说话:“夜饭吃过吗?”
“吃过了。”回答他的是明诚,“陆婶婶呢?”
“在后面哄孩子睡觉。”陆叔微微笑了一笑。他面色黑黄,脸颊凹瘦,这一笑显得可亲许多,“你们怎么不在家里等?”
“我们已经等了一天啦,就是等得受不了了才出来的。”这回说话的是明台。他一想到在家里煎熬不安的情形,忍不住要对人诉苦。
“你们的大姐去厂里做什么了?这么晚还不回来。”陆叔望了一眼天色,“这会儿城门都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