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半岛——不要问我什么意思,这是谢蓝教给我的,我只是觉得比较好玩——按理来说是臣服于大唐的,专门有安东都护府管辖,但是这种乱子自然大唐不会插手,只要新君能够臣服,对于朱明乾来说一概无所谓。
不过这件事情显然是有点含义的——三位王城中的王子、百济镇守边境的王子、三王子各有伤亡,我只能说,这么巧合的事情,天知道是不是这一位找人捏造的事实,总之高句丽、百济远在辽东,谁也不会追查,查了,也不能跟这一位至尊计较。
“臣以为陛下应该遣人安抚,早日立一敬重大唐的新君。”吴王倒是气定神闲的提出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招数。
“三弟所言极是。”朱明乾也煞有介事的点头,“这件事情便交由礼部去办吧。”
礼部尚书赶紧站出来接旨。
“唉……”朱明乾像死了老子一样叹了口气,“予以为此事实在是令人万分痛心啊。”
底下群臣开始说什么大唐圣明兄友弟恭的话。
“诸位兄弟对我大唐一片赤心,予不可谓不欣慰。”朱明乾也笑呵呵的附和了底下人几句,“只不过总有些人要挑拨这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仿佛说的不将几位贤王调离,天下就要大乱一样,我又岂是那等会轻易受人挑拨的人!”说着,朱明乾还跟真的生气一般沉下声音,扫视了一眼。
“陛下圣明。”底下的人被朱明乾瞪的不明不白,连连应和着。
我保持笑而不语状。
“三弟。”朱明乾扬声叫朱明恪,“予众弟中数你最为年长,昔日父皇也时常赞你功绩,如今朝中有人挑拨你我兄弟之情,不知道三弟有何想法?”
朱明恪身子震了一下,仿佛意料之外,但是声音还是很稳当,“臣弟效忠陛下之心,天地可鉴,实在不知怎会空穴来风。”
朱明乾看上去很满意的点点头,“三弟乃予之股肱,兄弟如手足,予自然不会轻信他人。”
这番话一说,底下一片寂静,要说清楚,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听出了朱明乾的意思,要说不清楚,谁也不敢接这个茬。
朱明乾的眼神已经移到了我身上,似乎在等着我开口,但是我怎么可能搭理他,低着头继续作站桩状。
“陛下。”呃,竟然有人当了这个出头鸟,我稍微侧了侧头,一个面白无须的男人,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
说来惭愧,齐敏宥和张护对朝中的这些人名可谓是信口拈来,但是我总是记不住,这个人是谁,看上去眼熟,再详细,竟是半分印象也没有。
“裴爱卿,但说无妨。”朱明乾笑意盈盈的看着他,很是满意。
裴?洗马裴的裴吗?我心里转了一下,这个人还是没转出来。
“臣以为,虽然诸位殿下忠心耿耿,但是历来没有藩王羁留京中的道理,高句丽一事既出,只怕天下惴惴,还望陛下三思为好。如今南方又乱,北方不宁,蜀地也须镇守,诸位殿下都是人中龙凤,何不为国争先,也好堵天下之口。”我很好奇这个裴某人到底是不是朱明乾新捞来的跟班,字字句句,我估计都是说到了朱明乾的心里,虽然面上他没表现出来,但是眼神的赞赏瞎子都能发现。
“诸位相公意下如何?”朱明乾很象征性的问离他最近的老头子们。
“臣以为裴静之所言极是。”郭启作为太子的传声筒,自然第一个站出来赞成,“还望陛下以天下为重。”
原来他字是静之,我瞅瞅那个看上去和我官品没差多少的小白脸。
“哈哈,好一个裴静之。”朱明乾这下是真的开怀了,“你外放十年,见识倒是宽广了不少。如今倒是连郭启都称赞起你了!”
“陛下和郭相公谬赞了。”我看他面有得色,果然是外放回来的愣头青……说不好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太子赞赏?
“既然如此,”朱明乾摩挲了一下下巴,“三弟你可愿意做众兄弟表率,赴任扬州?”
话到如此,我估计朱明恪也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姓裴的,现在可能恨的牙根作响。
“臣赴汤蹈火,也无怨言。”朱明恪的声音这下真是有点发颤了,我在心里默默嘲笑之~
“既然西平侯已经说了要赴蜀地为接应,那么就和九弟一路吧。”朱明乾声音轻快。
魏王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方,任冀州牧去了,他偏头似乎是看了吴王一眼,但是吴王心情不豫,没有理他。
几下分配完毕,朱明乾宣布退朝,还对我挤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