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一句,平平淡淡,却如同针刀一般,狠狠扎在人的心上。
血肉模糊,辨不清伤口在何处。
便是连祝亭霜都彻底怔住了。
她下意识抬起头,望向前方的祝老太太
寿安堂这么些年,哪怕是上次四妹妹用钗环在自己身上划出了那么一大长条口子,她都没见祖母情绪这样外露过。
浑身发颤,茶杯里的茶水已经全落在了膝头,神情错愕又震惊,面上满是如梦初醒的失落和震怒。
“还有卫珩,您觉得,连我都从未让您如愿过,他又怎么可能会乖乖就听了祝府,听了您的吩咐?”
祝老太太手里的茶杯已经跌落到了地上。
在青石砖上滚落几圈,最终停在二姑娘的脚头。
祝亭霜正想伸手去拾——
“老太太。”
门帘被掀起,露出大丫鬟青烟的脸,她气还未顺,却满面欣喜,“殿试放榜了,二少、二少爷被赐了同进士出身。”
“你说什么?”
祝老太太一下站起身。
“奴婢瞧得真真的,是进了三甲,绝没错儿的。还有卫珩少爷,卫珩少爷更了不得呢,进士及第,圣上亲点了他为探花,外头的人都在问。”
“......”
“方才,卫公子派人递了帖子来,说是进京这么多日,都不曾来府上拜访过,是他失礼,今日想问问老太太您何时有空闲,他好来和您请个安,也有些要事要与您商议。”
青烟话音落下,久久没有得到回答,整个寿安堂安静的有些可怕。
她这才发现,厅堂前竟然跪着一个五姑娘。
许是感受到她的目光,五姑娘抬起头,视线在她身上一扫,微微弯了唇。
那笑是极淡的,漫不经心的。
怜悯的。
作者有话要说:实在实在是无法跟你们保证稳定的更新速度和时间。
但是我可以保证,一天三千字,一周两万一,一定会写完的! 祝宜榴借着要去池塘喂鱼的缘由,避开三姐走到西园时,果然瞧见了五姐姐。
少女俯身蹲在一棵桐木下,垂着眸,神情认真,也不知在瞧些什么。
她湘妃色的裙摆已经沾了不少草屑,祝宜榴从未见过这样的料子,细密棉软,色泽温润,瞧上去又轻软又暖和。
应是极好极好的料子罢。
连在二姐姐身上,她都没有瞧见过这样的衣裳呢。
其实祝宜榴知道,虽然这府里看似最风光的是二姐姐这个郡主,但日子过得最精细的却是五姐姐。
因她人小,下人们说话并不会刻意避着她,她又天生早熟,这里听几耳朵那里听几耳朵,心里也就模模糊糊有了数。
更何况——
“好似只有她是公侯小姐,我们都是伺候她的丫鬟儿似的,不过也就是仗着她外祖家的富贵罢了,日后还不定怎样呢!”
——这是三姐最常说的话。
母亲也说过,二伯娘别的什么没有,偏偏出身极好,九牧林氏历经几朝而不败,世家鼎盛,手里好东西不知几何。
祝宜榴年纪尚幼,心里头虽不如她三姐那般嫉恨不甘,却也是有些羡慕的。
整个祝府,大房就二姐姐一个姑娘,被圣上亲封为郡主,时常出入皇宫大院,平日里来往的都是皇子公主们,虽然与她们是一府姊妹,关系却十分生疏。
二房的大姐姐已经出嫁了,嫁的是侯门嫡子,大姐夫性情温和,公婆也都待她极好,每每回门,好不威风。
而五姐姐呢,自小就定了婚事,未婚夫门第不显,人却十分有本事,如今年纪轻轻,却已经是进士及第,日后必定有极好的前程。
三房的三伯父外放至今,还不曾调回京内,膝下几个姑娘也并不在京城长住。
这样算来,如今整个府里,只有四房的嫡女儿们过的最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