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小姐要高嫁_作者:金枕头(11)

2020-01-31 金枕头

    可薛婉呢?

    因是忤逆长辈的婚事,她从家里没带走一分一厘,直到后来,沈淮安封侯,她以诰命之身回京,父亲才拿出当年她母亲的陪嫁,一一交给她。

    她的亲生母亲,出身威北侯的嫡女,十里的红妆,抵得上十个薛家了!

    可当薛平交给她的时候,却只余下几处不好变卖的旱田,一应银两首饰铺面宅子,都没了个干净。

    薛平坦然告诉薛婉,早年这些东西他并无交给张氏,只是后来,三皇子登基,薛平被人诬陷攀附逆子,险些下狱,张氏只好拿了这些东西换银两赎人,如今只剩这些了。

    那时候的薛婉根本没当回事,只说用了便用了。

    可笑的是,她甚至没细想过,这些银两只怕赎十个薛平也够了。

    “既然二小姐省了一份钱,不若就都贴给我吧。我过年时可没怎么打新首饰呢,这是要入宫见贵人,可不能丢了咱们薛家的脸面。”薛婉笑眯眯地说道。

    “啊?”周海家的未料到薛婉是这样的态度,顿时愣住了。

    “也不劳嬷嬷跑腿,一会儿要芷荷跟着你回去,直接把银子支出来便是了。”薛婉的脸上依旧是笑盈盈的。

    芷荷脸上憋笑,福了福身子。

    “是。”

    直到芷荷走到周海家的面前,她才如梦方醒,仿佛踩了棉花似的,带着芷荷去账房支钱。

    这件小事不出意外的捅了马蜂窝,第二日一早薛老太太便把薛婉叫到永福堂,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

    “我薛家怎就出了你这般贪财忘义之徒!你妹妹尚且知道勤俭节约,你竟听风便是雨,一气儿支了二十两银子!你可知这是多少穷人家的救命钱!啊!”老太太大骂道。

    张氏仍旧一副假惺惺模样,在一旁小言小语地劝道:“娘,小孩子不懂事,您说两句便罢了,可别气坏了身子。”

    “祖母,要公中出钱本就是父亲说的,孙女不过是按着父亲吩咐的行事,怎就不行了?若是太太觉得有什么不合规矩的,便不该叫我把银子支出来,既支出来了,又说是我的错处,我还真就不明白,这事儿我错在何处了?”薛婉冷笑道。

    “你……你……”薛老太太气得脸色发白,差点一口气背过去,张氏好一个捶背才把这口气缓回来,“好一个寡廉鲜耻之人,看来老婆子是教不了你了,去祖宗祠堂前跪着!待你父亲归家,我看他怎么说!”

    薛婉要的就是这个,她起身,微微福了福身:“那孙女就谨遵祖母的训诫了。”说罢,转身便走。

    身后,张氏温言劝道:“母亲,婉儿毕竟要说亲事了,这……”

    “这般丧心病狂,随便说与一个庄户人家,叫她好好了解民间疾苦才是!”薛老太太重重咳嗽了一声,嘶哑着嗓音道。

    薛婉听此,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自己的祖母。

    “照祖母这般说,我花家里的银钱,倒好像是欠着那些贫苦的庄稼人似的,可咱们薛家,也没见着仗义疏财,施粥放粮过啊,也不知从我身上抠下来的银钱,到底都叫谁给花了去。”

    薛老太太哇得吐出一口浓痰,倒了过去。

    永福堂里乱成一团。薛婉不再理会,自顾自地到祠堂里跪着去了。

    祠堂阴冷,便是白日,也比旁处凉上几分。

    芷荷陪薛婉跪在祠堂里,唉声叹气。

    “小姐,你怎么又和老太太顶上了?老太太向来看你不惯,你再故意气她,又是何必?”

    薛婉神色淡淡地看着薛家祠堂。

    烛火幽深,薛家世代耕读,没出过什么大官,牌位倒是不少,密密麻麻的祖宗牌位间,一个小小的牌位立在角落里。

    先室陈氏以彤之灵位。

    “我说不说话,又有什么不同?”薛婉轻声道,“谁让我亲娘早亡,又是祖母看不惯的人,如今从账上支几两银子也要罚跪祠堂,说到底还是我命苦罢了。”

    芷荷愣愣看着薛婉,她家小姐从不诉命苦,从不说示弱的言语,整日里硬的像块石头,这一会儿突然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