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安低头不语。
“待政儿的河道图画完了,朕会封你为江浙巡抚,总领军政大权,朕要你随四皇子一同就藩,盯紧了他,必要时可奉密旨杀他。”永嘉帝闭了闭眼,声音里带着颤抖,“十五年前的叛乱,不可再重演了,沈卿觉得呢?”
十五年前,晋王谋反,与关外北蛮勾结,威北侯一家战死,幺女难产,赫赫将门,只有薛婉这一点骨血,自此,大永朝遭受重创,北蛮势日大。
五年后,北蛮卷土重来,沈城携满门抗敌,只活了个沈淮安。
自古都是青山处处埋忠骨。
“臣遵旨。”沈淮安拱手,眼里却略过一丝讽刺。
永嘉帝一生,都错在心软,上辈子他也是这般,任由两个皇子势力渐长,他私心喜欢四皇子李政,觉得李政处处都像他,但长幼有序,最终还是把皇位传给三皇子李昭。
李政于江浙就藩,愤愤不平,最终以清君侧之名起义,被沈淮安讨伐,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这一次,沈淮安提前给永嘉帝提了个醒,本以为他会先下手废掉李政,却未料到仍是这般优柔寡断。
李家的气数果然是尽了。
沈淮安走出风雨亭,沈忠正在外头等他,见他出来,忙上前一步。
“派人告诉三殿下,事成了,他不必娶薛婉了。”沈淮安嘴角微勾,笑道。
沈忠愣了愣,道:“少爷您的意思是……”
沈淮安看了沈忠一眼,似十分不满于他的迟钝。
“皇上已下旨,要四皇子就藩,封我为江浙巡抚,一同就藩,三殿下皇位已稳,不必再烦忧。”
沈忠立时嘴巴咧到了耳朵后面,而后他突然意识到有点不对劲。
等等少爷,重点根本就不是三皇子要不要娶薛家小姐吧? 马球会后三日,三皇子正妃侧妃的人选终是尘埃落定了,没有薛家什么事,薛婉松了口气,薛瑶却又摔了房里不少的瓶瓶罐罐。
张氏在一旁看着,神色不变:“本就没报什么指望,你才多大,不过是个小丫头片子,你爹又不是封疆大吏?”
“那娘您还要我同三皇子亲近?”薛瑶怒道。
“我的傻囡囡,咱们可不只看眼下的!若是再过个两三年呢?”张氏笑道,“你才多大年纪?这两年和三皇子和公主殿下混熟了,多多出入几次皇宫,待你及笄,可不就名正言顺的入了皇子府?”
薛瑶微微一怔,半信半疑道:“当真如此?”
张氏轻笑:“退一万步说,但凡有机会和皇子亲近,又有什么坏处?”
薛瑶听此,暗暗点头,忽又神色微暗:“娘,可别忘了,我上面还有一个呢。”
张氏知道薛瑶指的是薛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你不是说,上回那丫头和沈家那个将军私会过?”
薛瑶点头:“女儿跟着她偷偷摸到偏殿去了,是亲眼所见。”
张氏低笑:“那咱们便帮他们一把,待她和那小将军坐实了,自有公主殿下收拾他们。”
薛瑶听此微一迟疑:“可沈淮安当真会为了薛婉,开罪公主?”
张氏却笑道:“他若是不来,那自然更好,不但可抓薛婉一个现行,还可以大大的羞辱她一番。”
薛瑶大喜,扑在张氏怀里:“还是娘最最会运筹帷幄!”
皇妃人选尘埃落定,薛婉也跟着松了口气。
又过几日也不知沈淮安到底做了什么,孔夫人噤若寒蝉地带着孔贞赴了某位王爷孙子的洗三,被韩三娘碰了个正着,一回来便给薛婉写了封信,让丫鬟捎给芷荷,又辗转两日,才到了薛婉的书案上。
“人是瘦了点,但精神瞧着不错,一个劲儿叫我跟你道谢,改日给你下帖子,咱们一起聚聚。”
韩三娘文采十分一般,写信犹如唠家常,薛婉看过以后却笑得十分愉快,又提笔写了回信,并一个荷包,叫芷荷给送信的丫鬟。
“大小姐,三皇子那边可是没指望了?”春樱认真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