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露映春庭_作者:和歌(38)

2020-04-22 和歌

    闵婶忙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不过,她放下了手,又凑过来问了一句,“姑娘,你也觉得崔公子好看啊!”

    瑶华笑容渐收,脸上淡淡的,“他好看不好看,都跟我没关系。”

    “怎的没关系?”闵婶不服气,“你跟二姑娘算来也是姐妹,二姑娘嫁的崔家大郎,你怎么嫁不得崔公子!”

    瑶华叹了一声,“闵婶,光是父母双亡这一条,就不会有高门庭的人家愿意聘我。崔家愿意娶二妹妹,是冲着二妹妹有大伯这样的爹,可我没有。以后这些话,不要再提了。”

    闵婶知道她说的是实话,心里更加难受了。别人家的小娘子,都是家长管教约束,可她家姑娘,这么鲜活的一个人,却早已把自己条条框框约束好了,拽都拽不出来半步。

    “咦,我好像没说过那位二姑娘比你小,你怎么喊她二妹妹?”闵婶后知后觉地问了一句。

    瑶华捡起了手中的针线,淡然一笑,“正常的人家,到我这个岁数,有几个没嫁人的。二妹妹既然还没嫁,自然是比我小了。”

    闵婶心头陡然被塞进了一团闷气,所有的话都哽在了心口。她沉默地看着和瑶华。只见她坐在窗边的影子里,低着头,飞针走线,神色温和,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上的那件秋衫上,无论风吹草动,蝶舞莺啼,她都不为所动。

    春风吹不动,心如古水井。

    记忆里那个活泼爱闹,整日叽叽喳喳的小姑娘,就这么慢慢地无处可寻了。闵婶鼻子一酸,眼泪便落了下来。    待到了九月初九,秋高气爽,重阳节至。

    瑶华也早早预备了起来,抄了数卷经文,备好了香烛纸钱,酒水素果,带着恩哥儿和闵江夫妇去了城外。

    京城的世家贵族多数都是去的东边的紫霄宫祭祀祈福,顺带登高赏景。瑶华不愿意去挤那个热闹,带着恩哥儿去了城西的白马观。

    白马观地处僻静,平时少有人至,然今日是重阳,居然也有不少香客。

    瑶华带着恩哥儿顺着人流进了大殿,虔诚地上香叩首,祈求上苍庇佑恩哥儿学业有成,事事顺意,又祈求上苍庇佑父母,若是真有往生,望他俩能重续今世情缘,免受情深缘浅的痛苦。

    然后领着恩哥儿供奉了经文,烧了香烛纸钱给父母。

    姐弟俩免不了哭了一场,但到底父母已经离世数年,虽然悲痛,倒不至于像当时那天塌了一般的绝望。

    瑶华自己拭干了眼泪,安慰恩哥儿,“不要哭了,若是父亲母亲在天有灵,看到你这番用功读书,想必也心中宽慰。”

    恩哥儿靠在她身边,沉默不语,他渐渐大了,跟着江先生这些时日,不光读书,更学会了不少道理。若是父母真的在天有灵,看到姐姐这般为自己牺牲,如何能心安。

    瑶华没看出他的心事,只拉着他往观后的花园行去,“我那时年纪还小,父亲带我来过这里,这后花园的山壁下有一汪灵泉,传说能治百病。治不治病我不知道,不过用来煮茶却是绝佳。今日便带你去尝尝。”

    恩哥儿抬头一笑,紧跟在瑶华身侧,姐弟俩轻声细语地说着话,分花拂柳,一路向前。待到了那后花园门口,有三位锦衣公子迎面而来。

    瑶华立刻退了几步,侧身而立,避到了闵婶的身后。

    那三人倒也不孟浪,只看了他们一眼,便昂首挺胸而去。只其中一位看到了闵江的脸,不由得脚下一滞。闵江与他四目相对,忙沉默地行了一礼。

    待他们离去之后,瑶华带着恩哥儿继续前行。没走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喊留步。

    瑶华一回头,就看见一位锦衣公子大步追了过来,不过到了她身前数步就停了下来,给她行了一礼,“请问可是和家小娘子?”

    时下对于女子的约束其实并非十分苛刻,世家贵族的小娘子出门,因为家中管教的严厉,出门时常以帷帽或薄纱遮面,但是胆大的女子或者市井人家抛头露面则是寻常不过。但瑶华自知姿容不差,不愿意招蜂惹蝶,所以若是女装出门,常带帷帽或用薄纱覆面。今日因为要上香烧纸,帷帽多有不便,她便只用薄纱遮住了半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