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撩觊觎我的挚友[重生]_作者:燕纾(19)

2020-04-25 燕纾

    有人语气酸酸,“不就是你的同学吗,和你一个班的。”

    “祁……祁少师吗……”

    祁少师已经下了楼梯,似乎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微微偏头,一时与楼梯上的他目光相对,但那时,祁少师眼里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他。

    温之卿从大楼梯上二楼,快走到高一八班的教室,不禁又停下看了几眼楼梯边的蓝花楹。

    这棵蓝花楹高及二楼,正是盛夏花开的时节,轻盈烂漫,唯美梦幻。

    温之卿质问自己:

    蓝花楹下,擦肩而过,回首相望,惊艳于心,久不能忘怀。

    那一眼的初见,是谁拨乱了谁的心弦?

    ※※※※※※※※※※※※※※※※※※※※

    考完啦啦啦!我要疯狂码字!

    安安,妈妈爱你呀!

    喜欢安安的也加个收藏呀,感激不尽呀!

    么么哒~(^з^)-☆    集英中学上午有五节课,第三节 是小组学习讨论课,主要是兴趣特长相同的学生凑到一起分享心得收货,换一个说法就是聊天。

    祁少师和前两排的陆九阳陈容几人名义上是同一组,平时上课却不会凑到一起,他和他们很有一种志不同道却合的意思。

    上课铃已经响了很久,班上吵吵闹闹的躁人,祁少师前排还是空荡荡的,刚才陆九阳几人拉着温之卿出去后就没回来。

    祁少师盯着旁边他曾经的位置若有所思,手里翻着一本外文书,就剩下最后几页总看不进去,眼神忍不住往旁边瞟。

    他也算爱书的人,见猎心喜,绝不是担心一个才见过两面的人。

    所以他注意的是温之卿桌面上的一本书——《三剑楼随笔》。

    说古论今三剑楼,谈文解艺三侠客。

    这本书是六十多年前,香港《大公报》的三位青年编辑查良镛、陈文统、陈凡共同开设专栏,三人合写,每人每日一篇写成的随笔结集精选。

    后来他们被人称为“文坛三剑客”,金庸,梁羽生和百剑堂主。

    这本书据祁少师了解到的,在内地只出过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的版本,因此这一版颇具收藏价值。

    温之卿桌面上的就是这一版本,就放在一叠课本最上面,非常瞩目。

    除了抽屉里的,桌面上属于祁少师的东西已经移到他这边。

    温之卿的东西放得很整齐,课本文具一丝不苟按大小厚度堆放,就那一本《三剑楼随笔》摆得歪歪斜斜,几乎一半的位置悬空。

    灌进教室里的夏风一吹,书页哗啦啦作响,那本书摇摇欲坠。

    温之卿在上课后二十分钟左右才回教室,如他所料,祁少师果然在翻看他特意摆出来的书。

    他这次来江城,什么教科书都没带,就带了几本祁少师会感兴趣的课外书。

    这些课外书都是他父亲温文良以前收藏的,受他影响,温之卿从小看的书就很杂,称得上是涉猎广泛。

    “你喜欢吗?”温之卿站在课桌边轻轻问。

    祁少师翻书的手顿了一下,忍不住伸手摸后脖颈。

    这是他不好意思的反应。

    “你这本书被风吹落地了。”祁少师合上书还给温之卿。

    温之卿不接,“你喜欢就好,我很高兴能和人分享这本书,嗯……我是说,我身边的人都不爱看这种书,难得看到有人和我一样感兴趣。”

    温之卿面相和善,说话语气也真诚,这样的人很容易就能使人信服,轻易取得别人的好感。

    “你……喜欢这种?”

    温之卿一副乖宝宝的模样,日常看的不是应该是作文书,经典名著和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种吗?

    温之卿似乎洞悉了他的想法,眼里流露几分无奈,话说以前祁少师也经常嘲笑他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却喜欢看任侠纵横的武侠小说。

    “这本书很好不是吗?里面的文章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有的闲谈文史掌故、名人轶事,也有的评论琴棋书画、诗词联谜,还有的讨论神话武侠、影剧歌舞……真的是,古今中外,无所不谈。看这本书能扩展我们的视野,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