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事,宋晚清说道:“母亲您请点好了,回头也将咱们院子收拾一下,过些日子,咱们就搬出去,宅子我已经买好了,正在让人修缮。”
分家之事,姚氏也晓得,她只要一想到日后自己能当家做主,不用在这侯府里压抑的生活,就觉得心情舒畅,也想快些搬走。
“行,清儿放心,娘会收拾妥当。”
......
她们清雪苑这边心情舒畅,而祥和堂却是另一番景象。
宋老夫人病了,是心病,大房的母女俩向来只有被她欺压的份,如今却反过来被狠狠咬了一口肉,她痛啊,即痛到嘴的肥肉被人拿走,又痛自己晚年不顺,子孙要分家。再有前些日子她辛辛苦苦积攒的几间铺子又被贱卖,这段日子可谓是样样不顺心、事事不如意。于是,便毫无预兆的病倒了。
宋晚清听得此消息,虽很不情愿,但也要做做样子去探望一二,毕竟还未分家走人。
宋老夫人奄奄的躺在床上,见她过来,从鼻孔里哼出一声闭上眼睛不想见她,“你如今不必假惺惺的来看我这个老东西,我这副模样正好称你心意。”
宋晚清也不‘假惺惺’,直接回道:“祖母说的是,孙女确实很称心。”
躺在床上的宋老夫人突地睁眼,尖声喝道:“你给我滚出去,我景阳侯府没有你这样的不肖子孙。”
刘氏在一旁侍疾,她心里也恨宋晚清,要不是她出言挑拨离间,宋老夫人也不至于看她眼不是眼鼻不是鼻。她如今也不敢说什么做什么,只能小心翼翼侍奉老夫人,希望能慢慢缝补两人之间的关系。
宋晚芝不清楚她们几人之间的弯弯绕绕,只晓得宋晚清从她娘这里讨回去许多产业银钱,她之前心心念念看上的首饰衣裳,被减数一大半,说是家中银钱紧张。她都气死了,没了那些时兴的衣裳首饰,她日后怎么去参加姐妹间的茶会?还有,她还要与姜二公子相看呢,可不想让别人笑她寒酸。
于是,她见祖母数落宋晚清,也在一旁帮腔,“是了,二姐,你看你把祖母都气病了,有何事不能好好商量,非要闹分家,你名声都这样了,若是再闹出一个不孝之名,可怎生是好?”
她装模作样、虚情假意,宋晚清懒得搭理她,只看向宋老夫人道:“孙女今儿来,也只是想与祖母打个招呼,过些日子我与母亲便要搬出去,至于日后的名声,还请祖母遮掩些,莫要做得太过。”
关于分家,宋老夫人肯定会将过错全都推到她身上,甚至还有可能大肆渲染,所以宋晚清此言很有必要,适当敲打敲打,莫要做得太过,否则她也不会忍气吞声。
宋老夫人气得胸口起伏,指着她:“你......你.....”你了半晌,也没你出个所以然。
宋晚清轻蔑的笑了,草草行礼转身离去。
******
搬家这日,晴空万里,宋晚清她们的行礼载了满满三辆马车。姚氏虽然一直想搬出府,可真到离开时,又有些不舍,她站在一棵桃树下,发愣许久。
她在这院子里住了已经整整十八年,这里有她与丈夫往昔恩爱的痕迹,她伸手抚摸桃树,这棵树还是她与丈夫一起种下的,这几年都长这样高了。
宋晚清见母亲神色,知道她又在回忆往事,那棵桃树她清楚,是父母为她种的。六岁那年,自己吃桃不小心把一颗牙给吃断了,她哭了许久,父亲笑她嘴馋,安抚她说种一棵桃树,把断的牙齿埋在树下,日后牙齿会长得更好。
牙齿长得好不好她不关心,只关心日后会不会结桃子,不过眼巴巴等了这么些年,树倒是长大了,也开过花,就是没结果。
她走近姚氏身边,伸手扶她,“母亲若是不舍,我让人将这棵树移到新宅子去。”
姚氏回过神来,“不用,就让它长这儿吧,替咱们娘俩陪陪你父亲。”
“时候不早了,那咱们走吧。”
......
新宅子不大,也就三进,但她们人不多,已足够住。她们搬出景阳侯府只带了两个丫鬟,宋晚清身边的巧儿,和姚氏身边的一个丫鬟,显然不够用。于是又找人牙子买了五个,两个婆子,一个烧火做饭,一个扫洒洗衣,两个小厮,一个架马车,一个负责日常采买跑腿活儿,另外又给姚氏添了个婢女,那婢女才十二三岁,叫晴芳,许是刚被卖做奴仆,还未尝过人间疾苦,因此颇是活泼可爱,姚氏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