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两日安定好之后,宋晚清便开始着手生意上的事。
茶山今年秋会出一批秋茶送到上京,这是一批数量可观的茶叶,若只是她自己的铺子是吃不下这个量的,她得将这些茶叶分给其他茶商。因此就需要有人专门负责与上京大大小小的茶商洽谈此事,光是选合适的人就是件大事,这几日,她常常出门去铺子里见各式各样的掌柜,安排诸多事宜,着实忙得不可开交。
另外就是,上次巧儿查到二房在五马街有几间铺子做些瓷器生意,她心中已有主意,现下也需筹备起来。
姚氏见女儿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十分心疼,每日变着法儿的做羹汤给她补身子。
自从景阳侯府搬出来后,姚氏心情变好,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般总是唉声叹气。她见女儿这会儿在书房看账册,端了羹汤过来劝道:“你先歇息一会儿,不急于一时。”
宋晚清放下账本,笑着问道:“今儿又是什么汤?”这半个月来被姚氏抓着喝汤,她觉得自己都胖了一圈,昨儿穿小衣时,发现又不合适了,得重新做。
“给你做了玉竹肉羹,快趁热喝了吧。”
宋晚清小口小口的喝着,见姚氏在一旁欲言又止的模样,她放下汤匙,“母亲有何事直接说便是。”
家也分了,嫁妆也拿回来了,姚氏如今就只操心女儿嫁人的事,前些日子听她说起在甄选儿郎,便想问问情况如何,可见她忙成这样,又不忍她事事操心。
想了想,还是问道:“上次你说有几个儿郎不错,可有想过何时相看?若是不忙,倒是先看起来,若有合适的,回头娘托人去探探口风。”
原是为这事,姚氏不提起,宋晚清倒是忘了。她心中的确有几个人选,只不过,自己如今名声难堪,不知对方是否会避之不及。
她其实是想缓些时日,毕竟这个时候她正处于风口浪尖,而且,齐王府还未与景阳侯府退亲,那她就是身上担着亲事的女子,现下就去相看,难免惹人笑话。
宋晚清将情况分析给姚氏听,姚氏虽有些遗憾,但也觉得女儿考虑得周全。
然而,宋晚清不知,她的好友赵月茹早已为她牵了一条红线。
晌午过后,宋晚清收到一封帖子,是赵月茹送来的,邀她后日去皓月书社赏字画。宋晚清摇头苦笑,她这会儿都忙得晕头转向,哪有空闲去赏字画?正欲将帖子合拢,又停了下来,看向最后一排小字:“千里姻缘一线牵,夜郁相思愁华年”,她这才回过味儿来,这封帖子原本用意不是邀她赏字画,而是看桃花呢。
宋晚清好笑,想了想,她可不能辜负了好友的一番美意,便提笔回帖,欣然应允。
不过,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她有心去看桃花,却遇上了最难缠的那朵。
作者有话要说: 萧狗蛋:没错,小爷我就是最难缠(划掉)好看的那朵! 去书社这日,宋晚清特地起了个大早,难得清闲一日,她站在铜镜前心情惬意。
她坐在绣凳上,对镜描眉,平日里因做生意常常着便装,因此也是常常素颜出门,许久未曾给自己上过妆了,今儿她倒是认认真真的捣鼓起来。
巧儿在一旁给她选衣裳,知道自家小姐要去相看儿郎,她铆足劲儿搬出几个箱子,打开来一一挑选。
里头都是宋晚清往日穿去各种宴会上的衣裳,自然都是好看的,但巧儿皱着眉头,选来选去都不满意,宋晚清好笑,问道:“你到底为何事苦恼?”
“小姐,您这些衣裳颜色都太素了,奴婢前儿在街上见过,好些像您这般年纪的姑娘都喜爱艳丽些的颜色呢,而且穿起来可好看了,像花蝴蝶似的。”
宋晚清对巧儿的审美眼光不敢苟同,她就喜欢那些大红大绿的,宋晚清对那样颜色的衣裳敬谢不敏,她笑道:“你小姐我天生丽质,无需穿那样艳丽的衣裳,若是衣裳太张扬,岂不是盖过了我本身的风姿?”
不是宋晚清太自信,确实是客观之言,她的身姿模样,即使不打扮都能盖过许多人的风头,若是再穿着艳丽,着实过于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