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逾的目光重新碰上陈西林的,一时千头万绪,百感交集,脑中闪过肯特车中的口红,肯特提到江若景时的样子,江若景提到肯特时的话语……原来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而自己,恰是最后一个知情的人。
江若景和谁交往,本与自己无关,可偏偏是FATES海城总经理,偏偏她三个月前还陷在非此即彼的挣扎中。
陈西林的脸上毫无涟漪,只写着四个字:言尽于此。
明逾低头看了看表,“准备走吧?我今天……你要是不介意,我叫部车。”
“叫车?我开了车。”陈西林站起,往落地窗前走去。
“确定是车?不是直升机?”
陈西林抱着手臂站在窗前,明逾只看见她的侧身侧脸,听见这话,陈西林只淡淡一笑,她的思绪仿佛更多地被窗外占据,“下雨了,海城的二月也能下这么大的雨……”
明逾起身走过去,可不是么,天地间灰蒙蒙一片。
两人各自伫立许久,就像第一次酒会上的见面一样,近在咫尺,各自放空,却像熟悉了很久,不曾尴尬。
“走吧。”陈西林开口。
她带明逾从后门出去,出门一拐就是大厦后座电梯,想必这才是陈西林每天上下班的路径,陈西林却俏皮一笑,“迟到早退不会被全公司看到。”
明逾笑着,跟她下到车库,坐上副驾驶,这才拿出手机看了看,见陈西林前她将手机调成了静音。肯特打来过一个电话,大概看她没接,就发了条消息过来:江边露台因为下雨暂时关闭,餐厅问是否移到室内?
明逾一时不能决定,这么突然的变动会不会导致室内拥挤?再说没有了露台景观,去那一家用餐的意义大打折扣,可如果现在想临时换地方,好些的餐厅这会儿都应该订满了。
“怎么了?”陈西林感觉出她的不快。
不如问问当事人,明逾这才想起,“倒不是大事,天气这么糟,原订的露台关闭了,要么移到室内,要么……你有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吗?”
“有啊。”
“哪里?”明逾满怀期待。
“我家里呀,这种天气,去哪儿都没家里舒服,你想要露台,我也有,玻璃壁顶,还有室外暖炉,不会关闭。”
明逾被她逗乐了,“可是怎么好去你家里打扰。”
都是客套话,对方明明已经提出邀请。
陈西林发动起车子,“就是晚饭可能没那么讲究了,有什么吃什么,怎么样?”
这下她再说不去,就是嫌弃了。
等车出了地下库,明逾消息肯特:麻烦帮我取消吧,计划有变,有劳肯特了。
她想着他和江若景交往,心里一阵发毛,连电话都不想跟他讲了。
车子往北开,这个时段已经开始堵塞,开了约半小时进了一截幽静的小路,天黑了下来,车灯照出一栋洋房小楼的轮廓,楼底车库开了,陈西林驶了进去。
第11章 秘密
这是老海城人讲的“上只角”中心地带。伊万说零几年时,他曾心心念念想在这附近买栋老洋房,甚至通过中介锁定了一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也就没再提上日程,两年前他心血来潮看了一下那栋楼,十来年间净涨了七千万人民币,差点悔青了他的肠子。
外派来的高管一般会选择租住地段好的服务式公寓,住到老洋楼里的,只陈西林一人,但明逾记得,陈西林没有托FATES办理任何租房买房事宜。
“很有感觉的小楼,租的还是自己的?”
陈西林想了下才答:“不是租的。”
“哦?我一直以为你没有在国内待过。”明逾随她下了车。
陈西林低头取钥匙,“其实我小时候在海城生活过。我出生在英国,两岁时随母亲搬回海城,一直到八岁又搬去美国……后来就在美国、香港、英国之间辗转,读大学后在加州安定下来了。”
明逾扶额,“听起来好动荡,像外交官家庭。”
“那倒不是,大多是家中生意缘故。”
陈西林打开门,大厅的灯随之点亮,然后是楼梯、二楼……“请吧。”
明逾眼前一晃,乌沉的墙裙与家、复古的灯盏、圆拱形的门窗、老式的电话机……这分明就是一派民国宅邸的复原。
她看呆了,忘了进门,直到目光被客厅正中一幅照片吸引,照片上是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身着旗袍,面容毓秀绝美,妆容有丝现代感,并不是后期做成彩色的民国老照片,却也像有了点年头,不是新近挂上去的。
“请进来吧。”陈西林再次邀请。
“喔……”明逾踏进门,踏上大理石地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