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夫的白月光好了gl_作者:君路尘(79)

2020-08-22 君路尘

    那不过是个很粗糙的想法,刘润月觉得和市集差不多,没什么搞头。但赵自省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决定搞一个更高级的市集,专门卖东西给达官贵人,区别于平民百姓。这样,一来他可以借机结识这些贵人,二来,达官贵人不在乎小钱,这几乎是暴利。

    可赵自省没有钱,他只有这么个痴人说梦的想法。

    但刘润月却记在了心里。

    彼时太子尚未登基,钱谷行粮都要钱,可高官富商的钱哪有那么容易掏?轻易又得罪不得。刘润月向来与太子交好,便想着如果能为太子解决钱财这个问题,岂不美哉?

    回京后,刘润月就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太子。

    太子一合计,如果这能搞起来,挣这些达官贵人的钱,那不就跟掏他们钱袋子一样?于是特批了京城位置最好的一块地卖给了刘润月。说是卖,其实价格低的跟送没两样,只是这生意不能做的太明显,也不能跟皇家有太大干系,所以刘润月就找了赵自省来,一起做这个生意。

    赵自省本来没有怀疑过刘润月的身份,虽然他早早就看出这是个姑娘家,但也只是觉得刘润月可能是哪个官绅家逃出家门的小姐。直到他赴京。

    京城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刘润月竟然能在最好的地段买下这么大的地方,赵自省就是再傻也猜出她身份不简单。

    原本还对刘润月抱有三分心思的赵自省,此刻半点心思都不敢留了。只是他究其一生,才遇到这么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子,纵然放弃了想娶刘润月的想法,但中意她的心思总是躲不过去。于是为了让刘润月少点烦恼,赵自省费心耗力,一家家商铺去谈,期间不知经历了几多屈辱。但他愿意为刘润月做这些事,他想让刘润月高兴。

    可纸包不住火,慢慢的赵自省还是发现了刘润月的身份。既然刘润月贵为公主,但本朝公主向来没有抛头露面的道理,如果她能这么做,必然是得了特许的。能让堂堂公主如此费心耗神,这百宝楼背后的真正主人是谁简直要呼之欲出了。

    虽然当时只是猜测,但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渐渐坐实了赵自省的猜测。

    赵自省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知道商人做生意有多难。朝廷本就重农抑商,商人赋税严重,他本有意入仕,以期改变商人的现状,但现在他明白,朝廷不会为商人做主,甚至还恨不能将商人的毛都拔干净。

    尤其后来,刘润月给百宝楼定了规矩,商户所得七成皆要上交给百宝楼,这让赵自省和她产生了严重分歧。赵自省不赞同朝廷这么雁过拔毛,但刘润月认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需要用钱,商人上贡理所应当,况且还留了三成利润。

    这消息很快传到太子耳中,太子本来就不放心这么多财产由一个皇族之外的贱民打理,因此寻了个由头,看在刘润月的面子上,破格提升赵自省封为户部采办,官至四品,打发回南省去了。而且特地叮嘱他,此事是皇上隆恩,着他立刻启程,不要多余告诉别人。

    言下之意,就是不能让刘润月知道。赵自省何其机警!立时领会出其中意图,他一介贱民,怎敢与圣旨有违?当即就不辞而别。

    刘润月知道后很不高兴,既怪赵自省一声不吭,又觉得太子不该不知会她一声,就直接把人弄走了。赵自省是她的得力助手甚至合作伙伴,况且她对赵自省也不是没有感情。

    太子为了安抚刘润月的情绪,特赐赵自省为皇商,从此做生意几乎遇不到来自官方的壁垒。可惜赵自省自己心灰意冷,又怕树大招风,也就安安生生做个四品采办,除了无意间经营出南润粮庄名传江南外,其余都是些不大突出的产业,不愿意多管生意的事情。

    两人远隔万里,刘润月待在宫中时百无聊赖,很怀念那个人。可现在她手握百宝楼,一身大权,太子对她也不似以往亲厚,总有些提防之心,因此也不大能离京了。

    刘润月渐渐苦闷起来,想求太子帮忙,让她嫁给赵自省。刘润月相信,跟赵自省在一起,一定能像以前那样快活,赵自省不会特意拘着她。

    但太子,看着两人联手做起来的百宝楼如今日进斗金,况且又都对百宝楼知根知底,哪里敢再让两个人在一起!于是一面嘴上应着,一面安排自己的伴读老师季青林,将小女儿抢先嫁给了赵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