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无可无不可,他就希望早点清点完早点回家,没准还没赶家里的宵夜。
内定的钱财被劫胡,李巡抚正是坚定了要送陆离和梅彦两人高升的决心,有他们在,不定还会挡住多少自己的财路。他宁愿自掏腰包,也要反这两尊瘟神送走。
李巡抚嫌弃陆离和梅彦两人挡了他的财路,京中的太子陈恒也正琢磨着要把李巡抚给换掉。若是他的消息没错的话,这个李巡抚是三皇子魏王的人,可是替他揽了不少的钱。说真的,犹豫那几个皇子死得太突然,王府被封,导致他们收在书房之内的许多书信等物来不及消毁,都被陈恒秘密着人搬到东宫,令人整理出来,用以了解朝中官员的派系分布。说真的,他的这些兄弟们去世,不光是留给了他太子之位,还极大的丰富了他的私库,现在他的私库大约比国库都有钱。
“殿下,这是江浙和广东两府加急送回奏折,臣等已经看过了,请殿下过目。”郑俨双眉紧锁的揣着两本折子进来寻太子,梅清和谢茂两人跟在他身后,他们的表情就要悠闲得多,连脚下的步伐都透着愉悦。
陈恒一听是广东来的折子,面上就露出了微微的笑意,再见梅、谢两人的表现,眼中的笑意渐深,“几位相公先来说说,广州府何事发来急报?”
郑俨闻言忍不住瞟了太子一眼,心道:看出你跟梅彦、陆离关系不一般,连同样的急报都只提广州的。老头的执拗劲儿上来,偏道:“浙江的谢按擦使也有急报过来,殿下可要先听这个?”
陈恒眨眨眼,淡笑道:“那个先说都无妨。”话是这么说,手却已经很诚实的拿过广州府的折子翻开看了起来。
郑俨:……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明天见! 谢洵和陆离两人的折子同时送到太子案前, 谢洵是为了拿人,而且陆离是给太子送钱,两相对比之下, 肯定是送钱的这个更讨喜,但是拿人的那个却更为紧要, 涉及主政一方的朝廷重臣,无论从那方面来说, 都值得太子重视。
按郑俨的意思,得到的这些赃款指不定最后是入了国库还是太子的私人小金库, 于他们又没什么好处。但是弄掉一个巡抚就不一样了, 代表着各地方的官员又可以动上一批, 自己人的位置又可以挪到两个更称心合意的地方。
太子看过谢洵折子,眉心轻锁:“把伯益发过来的折子抄一份发给李超,让他上书自辩。”虽说浙江那边证据看着挺全,但李超毕竟是一省巡抚, 二品官员,不可能说抓就抓,总是要给个辩解的过程。等到真的要下令抓人,基本上这案子算是是做实了, 降职或罢官就看你在皇帝或太子心中的印象如何,若是本来就烦你, 大概率会是个罢官归家的结果。
在郑俨看来,李超做为铁杆魏王党,太子肯定特别想清算他,让他上书自辩也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省得让朝中之前站队的朝臣们心中不安,引起朝堂动荡, 毕竟现在的太子算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为之,之前在朝中没有根基,声望不足。
让李超上书自辩的旨意还没发出去呢,那边广东府便又送来一份加急文书。正巧当值的是谢茂,他拆开公文一看乐了,广东按擦使梅彦一样上书请求拿下李超。因为他私藏前任巡抚的外室子,与之作下交易,要以朝廷官员之命,换取巨额赃款。
他之前正担心长子那边的证据虽全,还不足以置李超于死地。像这种得罪一个二品要官的事,要压就一下把他压死,让他或他的家人再无还手之力。若是一下压制不死,那就是生死仇敌,不定什么时候会跳出来给你来一下狠的。就像梅彦,参倒的前任孙巡抚一家子都发配了,还留下个外室子在暗里下毒手,多吓人。这下好,有了梅彦和陆离的这两份折子,李超算是完了。他得让梅彦把人处理得干净点,别剩个尾巴以后麻烦。
太子陈恒接到广东省补上的第二份奏折,有心立时下旨令人拿下李超。熙和帝对着儿子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道:“为君者最忌心急,越是愤怒,越是焦急,你越要沉住气慢慢来。”老皇帝身体还没恢复好,不过几句话说完,就要喘上一会儿才能接着说:“明日常朝之时,不妨拿着这件事,问一问一群臣,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意见,有些事我说得清,你却不甚明了的,明日朝堂之上,你自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