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英才计划’也因如此。
他看向桌面上的全家福。他和妻子的中间是一个十二三岁,笑颜如花的女孩。
因为这是他为女儿一手打造的最优秀的路。
他是从农村考出来的,知道底层有太多优秀的人才,在艰苦的条件里,仅凭着普通的资源就能考出好成绩。
他女儿才十二三岁,却已表现出了平庸的潜质。
越是这种情况下,他越要用最大气力推行素质教育,马术、滑雪、全英文演讲等等等。
这些底层学生一辈子都触摸不到的资源,都将是他女儿与生俱来的优势。
而不再以唯成绩论的战场上,这些底层学生费劲气力,都将输得不明所以。
他的女儿将赢得轻松写意,并能顺利与他站在同一高度。
尚厚德再阻止的话,就怪不得他不顾师生情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剧情进入正题啦啦啦啦六月二十三日。
这是注定让许多人激动紧张乃至无眠的一天。
这一天,高考成绩揭晓。
学校方面消息要比学生们快一些。在通过网络查到消息之前,不少同学已经接到了学校老师报成绩的电话。
上溪高中这次考得很好。
不,应该说是非常好。
这一次上溪高中的考生中文科有十名过了一本线,其中一名的成绩发挥超常,甚至能够上本地985重本线。
理科一本过线人物更多,有足足十三名。
至于二本,除却发挥失常的,文理双科重点班几乎全员过线。其余几个平行班都有不少冒出来的好苗子。
或许这成绩对于许多省会城市重点高中来说,太过不起眼。
但去年上溪高中文理两科总共只有不到5个一本考生。
这进步的意义堪称巨大。
自从成绩出来后,尚厚德办公室的电话铃就没停歇过,学生家长与过去同僚的祝贺感谢如潮水般涌来。
同样如潮水般涌过来的还有学生家长们送的礼物。
时髦的有大红横幅和锦旗,接地气一些的有各类时鲜蔬菜,与刚从自家园子里摘下来的水果。
有时令点心。
有自家做得卤菜等点心。
甚至有几位家长表示,只要是尚老师来吃饭,都打六折。
尚厚德哭笑不得地被谢礼以及谢师宴的邀约淹没了,连拒绝的空隙都没有。
上溪高中有个惯例,六月二十四号,考试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学校会组织毕业典礼,并组织老师们给学生们进行志愿报考指导。
理论上,全体高三毕业生都会到场。
那一天,当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后,欢腾声和喝彩声惊呼声弄得整个校园都笼罩着一层喜悦气氛。
当尚厚德作为志愿报考指导教师走进大礼堂时,几个高三理科班的学生冲了上去,把尚厚德抱了起来。
底下学生们拍着桌子欢呼:“尚老师!”
“尚老师!”
“尚老师万岁!”
兴奋的学生们甚至想给尚厚德来个亲切的阿鲁巴,被年老脆弱的尚厚德惊恐拒绝了。
一节志愿填报指导课在欢腾气氛中结束,学生们散去。
穿过阴暗的大礼堂走廊,一群朝气蓬勃的准大学生们勾肩搭背走出门,朝着前方,无所畏惧地大步而去。
空气中传来了他们的歌声。
“在一开始,当初我还是个一个天真而又爱哭的孩子。”
“十年之后,终于才明白,只要全力以赴就无所谓失败。”
是学弟学妹们送给他们的《骄傲的少年》。
淡金烈阳下,他们朝着教学楼方向齐声呐喊着。
“新一年,学弟学妹们加油。”
小礼堂楼上,尚厚德站在窗前,慈祥地笑看着楼下的孩子们。
忽然——
他瞥见了什么,目光一冷。
对面的教学楼上,贾乘风同样含笑望着这一群倔强写意的少年。
似乎注意到他的注视,贾乘风抬头望向他,扶了扶折射着冰冷白光的眼镜,露出个笑。
遗憾歉意的笑。
被高三学长们的呐喊祝福声打断了课堂教学。
小傅老师没生气,带着感叹道:“时间真快,我高考那年仿佛还在眼前。转眼间,明年都该你们上战场了。”
一班学生们被她说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恨不得提刀上阵。
小傅老师甜美道:“既然这样,为了提前适应高三节奏,今天作业再加一张英语模拟卷吧。”
一班学生们的热血变成了毛骨悚然。
“老师不要啊啊啊啊——”
尚阳趴在桌上,表情跟吞了狗*屎似的,奋笔疾书地记着课堂笔记。
他很讨厌语文与英语,尤其要做这两科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