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脑袋垂得低低的,心中已后悔了,早知不要皇后娘娘帮她赢了,她输给德妃,输了便输了。
不过丢些面子,受些气,可在皇后娘娘面前丢脸,她心中好生难过,好似有什么压着她,使得她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来,本宫教你。”皇后握住她的手。
淑妃顿时顾不上羞愧,心跳猛然间漏了一拍。
皇后握着她的手,带着她写,先写了一个最简单的「上」字。
这一回,字迹便秀雅多了,连风骨都出来了。
“冬至诗会,是要将拟的诗亲手写在纸上的,你得先将这一笔字练好了。”皇后站在她身后,在她耳畔说道。
淑妃胡乱地点着头,只觉皇后的气息就在她耳侧,她身上清雅的香气便在她鼻息之间。
淑妃抿紧了唇,连回头望一眼都不敢。
“至于诗……”皇后微微沉吟,“回头,我令人送几本诗集来,你通读上一遍,也就是了。”
“哦……”淑妃应着,却根本不知皇后说了什么。
接着皇后又带着她写了几字。淑妃跟着学,她写得不好,皇后也没嫌弃她,与她细细地分说要注意哪些,要留意字的骨架,要记得笔锋走势。
“莫急,慢慢练,还有大半月,必能练出来的。”皇后还鼓励她。
娘娘都这般尽心了,淑妃自然不能不用心。
她们写了一个时辰,仁明殿来了人,说是宫外郑家夫人入宫来了,还带着郑府的小孙女郑宓。
仁明殿有客,皇后自然不好再多留,但她也未急着走,又细细地嘱咐了淑妃几句,要她勿灰心,也勿懈怠。
淑妃道了是,却在皇后要走时,慌乱地拉住了她的衣袖。
“怎么了?”皇后娘娘的脾气真的很好,她眼中含着笑意,便那般温和地望着淑妃,“可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淑妃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紧张,可她又着实想知道,便稳了稳心神,大着胆子道:“皇后娘娘的名字臣妾还不知,可否写与臣妾……”
女子的闺名不会挂在嘴上,更何况满宫中何人敢呼皇后娘娘之名,于是大半年了,淑妃竟也不知皇后之名。
这个容易,皇后笑睨她一眼,提了笔,在纸上落下一字。
而后将笔搁回笔架上,方道:“本宫明日再来,你可别偷懒。”
皇后一走,虽书房中还留了许多宫人侍奉着,淑妃却总觉得空了许多。
她站在书桌前,看着皇后娘娘最后留下的那字,看了许久。
“岚……”她喃喃地念着。
岚,郑岚,阿岚。
她在心中逐个地念着,每念一遍,心便热上一分。
待她回过神来,她已在边上落下一字,嫣。
楚嫣,郑岚。
她有些失神,神魂亦不知游往何处,只怔怔看着。
直至春然入内,唤了声:“娘娘?”
淑妃方幡然醒悟,她将那写了名字的纸揉成一团,捏在手心,像是被兜头泼了盆凉水,既茫然又心惊,不知自己怎么了。
第八十九章
翌日皇后娘娘果然来了, 第三日也来了,第四日第五日也都来看了看她的字,可有进益。
淑妃哪里坐得住, 让她骑马射箭, 她能在校场里跑上一整日, 让她读书写字,可把她为难坏了。
到第六日,皇后见她那一笔一画, 仍是弯弯扭扭的,一丝进益也无, 她忍不住叹气:“我记得你几位兄长都弃武从文,走了文官的路子,怎么到了你这儿,楚侯竟半点也不管你?”
雪白的纸笺上那几笔墨黑字迹歪歪斜斜, 比新进学的蒙学童子好不了多少。
淑妃拿着笔, 闻言, 咕哝道:“我爹自己就好武艺,实在是承平日久,武将难有晋升之功,才令兄长们改习文,我不用当官,也不必谋求加官进爵,我爹自然就随了我的性子了。”
她说着话, 又写下一笔, 还不等皇后说话,她便先委屈了:“皇后娘娘,臣妾手好冷。”
外头又在下雪了, 寒意浸入殿内,点了火盆也不管用。
皇后一看,她指节果真冻红了,便将自己的手捂子给了她:“你先暖暖。”
淑妃欢快地接了过来。
手捂子里暖融融的,是皇后娘娘方才捂暖的。淑妃正要令人去奉茶来,便见皇后执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她一边思索一边写,而后与淑妃说道:“字帖你临得不好,不如就临我的字,我是随我父亲学的字,大概更合你的脾性。”
淑妃原来临的是卫夫人贴,卫夫人的字自然是好,但略微拘于娴雅婉丽了。
郑太傅为人洒脱,虽身在朝堂,却也不乏江湖中的悠然不羁。
皇后随他习字,也学到了几分风骨,应当更对淑妃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