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_作者:澪露(30)

  “岑大人这话是不假”沉默许久的李恪站出来道,指着李世民面前的奏折“可是你看父皇与各位大人每天都要看这么多的公文,这里面十有七八都是些没有用的东西,既làng费时间又làng费jīng力,还有可能耽误其他有用的事qíng,这就是官吏冗杂之害,尤其是这次关中大旱的教训简直是触目惊心,差点出了大乱,由此看来并省官员的事qíng必须要推行。”

  “父皇,三哥说的对,纵观历史,中原战乱百年人心思治,而要致治天下开创一朝盛世,依靠一个浮于人世的朝廷是绝对不行的,只有废除了这种冗杂的官吏制度,让官员们各司其职,增加办事效率,切实的做到利为民所谋,才有可能的实现盛世的局面,所以治国必须先要治吏,特别是那些拿着朝廷的俸禄不为老百姓办事的人,以权谋私的人是绝对不能姑息的。所以即使是整个朝廷都不赞成并省官吏,儿臣也是绝对支持父皇的”

  “九弟说的对,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李恪看了一眼李治,他能感觉到李治说话时的决心,似乎李治总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想事qíng,这就是李治与他们在场的这些人的不同,“但是民心要如何得到,老百姓并不在乎朝廷用什么官实行什么政策,他们想要的很简单,就是可以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谁能够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好,他们就会支持谁,可是如果要是依靠着那些目光短小自私自利的官吏们别说是得民心了,恐怕迟早会失掉所有的民心,到那时大唐又当如何?安能再有立身之处?儿臣也是据对绝对支持父皇并省官吏的”

  “好你们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李世民沉着的脸上终于显露了些许笑容“刚刚岑文本和房玄龄说的虽有道理,但是你们要知道,现在大唐的局面与武德时已经大不相同了,以前国力羸弱,外有胡虏肆nüè,内有群雄四起,自然就不能下定决心,而现在经过这些年的整治,四海归心大唐名扬天下,这个时候只要朕下定决心做的事qíng谁人能阻挡?”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并省官吏,房玄龄几人也不再开口反对。“既然如此,皇上要如何实施呢?”

  “李恪这次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办成了一件你们都认为不能完成的事qíng,是靠的什么?一言蔽之就是霸道,以霸道来进行王道,朕是皇帝,所以朕要做什么他们只有服从的份,谁敢说三道四”说到最后李世民的眸色愈加的凌厉,王者之气尽显无遗。“长孙无忌,这件事就jiāo给你办如何?”

  “皇上”长孙无忌心中一惊,面上仍是不慌不忙“臣以为不妥,自一开始臣就跟随在皇上身边,无论是士庶官员还是其他,不少是臣的门生,可谓是盘根错节,皇上若是选了臣,在行事之事难免会受制约,恐怕会误了皇上的大事,臣以为这件事qíng还要慎重选人,而吴王正是最好的人选,吴王办事雷厉风行,gān脆利落,而且在这次抗旱的事qíng上很有威名,很多人对他都颇为忌惮,正是这次并省官员的最佳人选”

  “你说的不错,李恪确实很合适”李世民扬起唇角,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又移向李恪“你可愿意接受这项差事?”

  李恪还没有开口,岑文本率先一步道“皇上臣以为吴王虽然雷厉风行,但是却是太过硬气了,俗话说‘qiáng极则rǔ’有时候这个xing格并不能成事,应该在加派一个文臣,一文一武张弛有道,才是最佳的方法,太子无疑就是最好的人选”

  “你们两个怎么看?”李世民问当事人,心中他早就已经有了定论,也已经预料到了结果,李恪与李治这段时间相处很好,尤其是在办理事qíng的时候配合得当,相得益彰,这次他也是有意让两人再一次合作。只不过,李世民心中浮出担忧,李治的xing格太过温顺了,以后他能否驾驭得了着朝上的众臣?尤其是李恪。

  “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李恪与李治同时道。

  最后李世民下旨封李恪为吏部尚书主管这次并省官员之事,李治在旁辅佐,议事结束后李恪叫住要离开的李治,这几天李治一直都在躲他,原因李恪也明白,不过他却不能说破只能装作什么走不知道,但是若是一直这样下去,饱受相思之苦的还是他,还好这次的差事又是两人一起,就算是李治不愿两人也要见面。“九弟,你好像在躲我,难道我哪里有得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