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赔笑道:“外面热,你也别跑来跑去的,婶子过来也是有事儿找你。”说着,似有些难以启齿,迟迟不开口。
童若瑶让小玉去外面帮陈妈妈的忙,张氏这才断断续续地问道:“不知张大夫,是否擅长医治女人身上的毛病……”
童若瑶心里一动,疑惑地看着张氏。这个女人病很可能是妇科病,难道张氏身上不妥,才变得如此憔悴而苍老?
大概夯实也察觉出童若瑶的心思,面色有些尴尬,想了想道,“侄女也嫁做人妇,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是替你二姐问的,前儿她来信,信上说她信期紊乱,可能怀不上孩子。在那边也找了多少大夫医治,都不见效……这女儿哪里有生不出孩子的?她这样……我……”
张氏说着就哭起来,周氏唬得一跳,“以前可有这样的qíng况?”
张氏摇头道:“自她有了信期,一直都好好儿的,自从去年回去了,日子就不准确,如今更是厉害,想来她也是没了主意才告诉我的,说是有时候一个月有半个月身上不gān净,有时候要隔一个月才有……也正是因为这事儿,本来说好了要来上京,也不得已延迟至今还没有来。”
也莫怪张氏如此心急如焚,童若秋第一次离家如此远,又是嫁做他人妇。丈夫孙博文本来就喜欢她,纵然有婆婆赵氏心疼,可若是她连孩子都不能怀上,赵氏还会心疼她么?
童若瑶心里一凉,还没到秋天,怎么就变成多事之秋了。叹口气安慰道:“婶子先别急坏了婶子,二姐姐还年轻,再说这病好了,自然就能怀上。张大夫那里我找机会问问,若是可行自然好,可他在上京,二姐姐如今在外地。”
张氏转忧为喜,感激道:“谢谢侄女儿,有你这句话,我总算能放心些了。张大夫医道高明,若是真有法子,我即刻叫人送信去,让你二姐回来就是了。”
此刻,张氏也只是个心疼女儿的慈母,童若瑶宽慰她几句,倒想起赵氏上次来上京,就是张罗着孙大人调任回京的事儿,如今却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是不是孙家也出了什么事儿。
说完了童若秋的事儿,张氏才说起来老太太的qíng况,有了张大夫时常来诊脉调理,虽不见好,好歹一条命是保住了。而老太太中风的病qíng,也是无药可医。童若瑶随着张氏一道过去看了老夫人一回,出来的时候,恰好撞上挺着大肚子的柳姨娘。
她如今有了身孕,比之前圆润不少,气色也十分好,只是见了张氏,仍旧谦卑如昔。张氏对她不冷不淡,倒也不是不搭理。只是,qíng谊早已步入最初柳姨娘是陪嫁丫头的时候了。
刚回到这边,还没进屋,就见大宝急匆匆满头大汗地跑回来,见了童若瑶忙打了个千儿,道:“老爷叫奴才回来说一声,中午不回来吃饭了,去亲家大人府上有事儿相商。”
童若瑶不觉心里一动,难道消息已经传来上京,连童老爹也知道了?
095:患难见真qíng(3)
周氏在屋里听见,扬声询问,童若瑶忙朝大宝打了眼色。大宝何等机智,进去回话,直说童老爹有事儿中午不会来吃饭。
周氏喃喃自语道:“瑶儿今日回来,他却突然有事儿……”
童若瑶忙笑道:“不碍事儿的,我晚些回去就是,反正要等着嫂子回来。”
周氏没有深想,让大宝吃了午饭再去寻童老爹。中午吃饭时,怕周氏疑心,童若瑶qiáng撑着吃了两碗饭下去,对陈妈妈的手艺赞不绝口。周氏笑容温和,又夹了菜放在女儿碗里,笑道:“你呀,好像婆家没给你饭吃似地。”
“怎会?只是不如陈妈妈的手艺,所以才会觉得特别好吃。”
陈妈妈笑眯眯道:“姑奶奶喜欢,以后常回来就是,我给姑奶奶多烧几个菜。”
童若瑶一边扒饭一边点头,全没有大家闺秀的摸样,让周氏想说她也舍不得说她,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笑笑。
饭后陪着周氏说了一会话,周氏见女儿眉宇间的倦意,便叫她去歇歇。原来住过的房间一直保持原样没有动过,桌子、椅子、架子chuáng,童若瑶在chuáng边坐下,接过小玉递过来的茶水,终是心神不宁,将茶杯放下。
“你去外面瞧着,找个得力的婆子回去说一声,就说大嫂已经回娘家找蒋大人去了,等我得到消息即刻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