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的世伟给人的感觉非常威武,成熟、稳重。一身黑亮的盔甲,身披黑绒金线大披风,越发的威风凛凛,气势bī人。
“珠珠。”他喊了一声,翻身下马,来到我的凤辇,把我从座位上抱起住:“珠珠,以前大哥每次外出回家你都都陪他很久,我也要你陪我。”
“待会还有庆功宴,陪你是事等到晚上,你是大将军,多少双眼睛都在看着,别给自己丢脸。”
幸好凤辇周围被纱帘挡住,从外面往里看很模糊。
“好,就听你的。”世伟毕竟四十岁了,不像从前那么毛躁,多年的征战早把他xing子磨练的非常坚韧。
“大表哥,静言,还有暖chūn你们都上来。我招呼我的男人上了凤辇。侍卫们随后护持,一起向着皇宫的大门行去。
庆功宴在宣德殿举行,集结了这个国家的大多数jīng英,人们推杯换盏,一直喧闹到半夜方始结束。
我喝得醉醺醺,连怎么出的宣德殿都不知道,只感到抱我的臂膀很qiáng壮,很有力。
早晨醒来,却不在我的淑宁宫,原来世伟把接到了他的将军府。
府里的管家是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小厮刀枪剑戟,多年来忠心耿耿,一直打理着将军事物。
至此,我住在这里,每日陪着世伟。我的另外几个男人常来看我,但都是待了一阵就离开,他们都知道我的心思……唉,我希望希望能世伟添个儿子,他四十岁了,合该有个属于自己的血脉了。
一个月多以后,我有了妊娠反应。让管家从太医院请了御医诊脉,果然怀孕了。世伟得知消息,正是他从上朝回来,手里舀着毛巾擦脸,听见我喜滋滋的告诉,竟然傻愣了,连毛巾掉在地上也不知道。
“二表哥,你傻了吗?”我笑着捡起毛巾给他擦脸,他却把我抱在怀里,流下激动的泪。
我觉得亏欠他,直到生下了孩子才搬回皇宫,带着孩子。世伟也跟进来,他是再也不愿离开我了。
我们一大家子过得很幸福,男人们虽然会发生一点小摩擦,但看在我的面子上,都能彼此谅解。我在身子不便时候,尽量用其它方法满足他们生理要求。
夏季的阳光很温暖,我让太监在淑宁宫院落里摆了摇篮,把志瞳放在里面。一边用二胡给拉着梁祝的曲调,一边瞅着他微笑。对于这个最小的孩子,我格外关注。
优雅的曲调在皇宫里回dàng,我的六个男人走进淑宁宫。
我的大表哥,总能用温和的声音呵护着自己宝贝似的对我,就像父亲爱护和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
我的二表哥自从平定吐蕃那年回来,就把我当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我的吕大哥永远以我为中心,只要是我想要的,他就能为我办到。
我的敏之,他还像从前那样霸道,但chuáng第之间不无温柔。
我的静言xing子永远温温和和,像chūn天天的风一样温暖袭人。
暖chūn还像从前那样,只知道默默的为我做着事qíng,把我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圣卓力,我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虽然我接受了他的身边,但召他侍寝日子少的可怜。我真不喜欢他,在我的思想里,一个出卖国家民族的人即使再忠于爱qíng,人品也存在缺陷。
又过了几年,我儿子志熙终于成亲了。我无法想象他居然娶来了一个来自威尼斯的huáng头发洋妞,连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整天嘟嘟叨叨不知讲些什么?
虽然我来自后世,但意大利话我一句都听不懂。
天啊!我无法想象,以后我的长孙不是跟她一样,是个整天嘴冒洋文的小洋鬼子?
**************
☆ 117新章节
且说我跟圣卓力的事qíng,他这人武功高qiáng,曾有吐蕃第一武士称号,但并非没脑子。早在唐朝时期的松赞gān布就特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又聘唐文士掌管与唐往来的文。此后,吐蕃经常派子弟来长安求学,很多人取得成就。
这项风习一直延续到现在,圣卓力从幼年时期来到天楚,就学于太学,后来因为成绩成绩优异,进入国子监就读。
有一次他这样对我说:“天下读人都崇拜娘娘才德,敬佩您的治国理念,很多人能把您的诗词一句不差的背诵出来,国子监的夫子们还把娘娘的政绩和诗词当做考核生员的必备课程。从那时我就在想天楚国皇后到底是怎样的人,我在街面见过您乘坐凤辇路过,见过一次后再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