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书院_作者:狷狂(531)

  宋泱qiáng提jīng神,上前一步:“感谢阁下解围,不知如何称呼?”

  那人微微一笑:“异国他乡,万事小心,你们的师长都还盼着你们平安返回呢。”并不提自己的姓名便离开。

  冯北辰微忖:“听两人对话,来救你们的人似乎不是齐人,却与那贵族少女jiāo熟,这倒是奇怪。”

  宋泱补充道:“更奇怪的是,少女那句‘她自然是站在你们这边’的意思,似乎是她口中殿下倒是向燕人,”她看了冯北辰一眼,犹豫道,“先生觉得会是那一位吗?”

  两年前,齐瑾王bī宫,齐帝重伤驾崩,瑾王为当时的瑜王世女司徒端睿所困,后自杀身亡。一夜之间,天地色变。然而,司徒端睿并没有登上帝位,反而称多年前被毒杀身亡的储君司徒端敏其实为暗侍所救,藏匿民间,如今皇位虚悬,应由司徒端敏继承皇位。

  这位藏匿民间多年的皇太女身份真实xing且不谈,她自入主东宫后,以一种出人意料的速度很快掌握了军政大权,朝堂上爆发出的些许争议,很快就烟消云散。

  照理说这位太女殿下得到了百官的效忠后应该很快就登基。但事实恰好相反,这位太女殿下无视臣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进,硬是在东宫住了两年,同时还力排众议,qiáng硬地遣使进燕,商议两国和谈,签订了燕齐和约。

  如今燕齐边界已经各自撤回大批的驻军,只留下少数维持秩序的常规军队。两国的边境小城因为互市次数和规模的增加逐渐显露出繁荣的迹象。

  齐太女表现出如此明显的亲燕之举,不但在齐国惹得非议纷纷,即便是在燕国,也让很多人迷惑不解。

  冯北辰自然该不会去相信那种天佑大燕,降下神器无坚,齐太女有自知之明,所以俯首称臣等等诸如此类自我感觉良好的说法。但对于真正的原因,她还是非常有好奇心的。

  齐国现在只有两位殿下。

  瑜王司徒端睿,太女司徒端敏。

  那人口中的殿下到底是谁?

  很显然,是那位来历不明,表现神秘的太女殿下。

  只是虽然这位太女殿下亲燕,却并没有如外人说的那么“过分”,不然也不会提出让两国jiāo流会上再来一场武斗的建议。

  这就像我喜欢你归喜欢你,但是如果你打了我耳光的话,我也一定要打回去才行,唾面自gān是绝对不可能的。

  冯北辰不置可否,只对宋泱道:“你也累了,先去休息吧。”

  宋泱心里有话想说,但是看冯北辰不愿意再谈的样子,便告辞离去。

  望着学生远去的背景,冯北辰心里道:可不要再出什么岔子了。

  果然第二日鸿胪寺卿找到她,提出文比之后再加赛五项,全部都是武斗。冯北辰早有此心理准备,因此也不做那小气的姿态,一口答应了下来。为了保证学生安全,这次代表燕国的学生全是六艺皆通之人,虽然不敢说勇猛非凡,对付三五个普通人却是不成问题,纵然胜不了齐人,至少不会太过丢丑。反正文比上燕国已经出尽风头,为了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冯北辰倒也不介意让齐国在武斗上逞逞威风。

  平安,才能回家。这是临行前皇帝陛下和许山长的共同jiāo代。

  每一个学子都是宝贵的,不可损伤。这是花山人的思维方式。

  燕齐jiāo流会本来并没有硬xing规定要以比赛的形式来举行。参加的学子们都是热血方刚的年轻人,又都是两国jīng挑细选的jīng英,互看不顺眼自然也是有,因此当有一人提出比试时,双方都立刻接受了。

  岂料一开始燕国学子便连胜三场,让胜负变得没有悬念。

  好在经过这两天双方上层人物的调停,燕齐两方的学子们也慢慢平静下,开始关注于第四场赛事。

  作者有话要说:困咩~

  192

  192、186 …

  花山书院。

  一个小小的女童拿着一支jīng致的小木剑一次又一次做着最基础的劈刺动作,虽然白皙的额头已经渗出细细的汗珠,小脸也变得红通通的,却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

  做完一千次,方有一个年轻男子上前,为她擦拭头上的汗水。

  女童搜寻的目光却是瞟向桂树林外的一角:“阿雅,爹爹呢?”

  阿雅比着手势:“公子已经离开一会了,看方向似乎是去藏弓阁了。”

  女童了然道:“又是‘天下’再闹了吗?最近它似乎动的次数太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