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雷海城乍呆之后反应过来两人说的是冷玄,倒有几分信了。心想天靖没几人知晓冷玄还活着,若非冷玄同意,冷寿也应该不敢轻易将这天大的秘密告诉风云十三骑。不过有过梁五的先例,他仍抱以戒心。
“烈帝早已殉国,哪来什么太上皇?”他故意试探。
两人中年纪稍长的孙七低笑:“王爷果然细心。还好小人有信物为证。”
一柄黑黝黝的匕首呈到雷海城面前。手柄处刻着个极小的“燎”字。
雷海城脸色微变,这正是御焰燎赠他的匕首,他因匕首染过湛飞阳的血,在十方城时就把它丢进了守将府的小湖里……
“这是小人和谢十三出发前,太上皇jiāo给小人的。说若是王爷起疑,就让小人把匕首献上。太上皇还说了,匕首是那天王爷生气离开十方府后,太上皇从小湖里捞上来的。”
听孙七这么一说,雷海城再无怀疑。扔匕首入湖时,只有他和冷玄两人在场。如果不是冷玄亲口说出,孙七断无理由知道。
那个男人,既然能在开元宫里对他说出那么无qíng的言语,事后却又不放心他孤身在西岐,忍不住派人来照顾他么?……
回想起那夜冷玄死灰般无望的眼神、刺骨的微笑,他也分不清楚此刻心中到底是什么感觉,心尖微微涨痛着,酸涩苦楚里又掺杂着喜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终于化为声笑叹——
这一生,他算是彻底输给那个男人了。
瞬间,竟有种qiáng烈的冲动,想就这样冲回天靖,冲回到有那个男人的地方。
管他什么梦蛰,什么盟约,若能死在那个男人身旁,也不枉他死而复活,再来这人世走这遭。
第71章
想归想,他也知道梦蛰之毒一天没解,即使他回到天靖,多半又会被冷玄想方设法赶回西岐。
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安置这两人。看孙七和谢十三穿着藏书阁仆役的衣服,十之八九是暗中处理掉了两个仆役取而代之。雷海城叹口气:“你们就跟在我身边吧,有人来能避则避,少跟其他人打照面,免得露出马脚。”
两人应了。孙七待要将匕首jiāo上,雷海城却摇了摇头,让孙七收着。留这匕首在身,只会令他睹物思人,徒增伤感。
问起天靖局势,孙七眉飞色舞地道:“王爷听了必定欢喜。那六个属国先后已归入我天靖,如今各国都对我天靖礼让三分。”
雷海城细问详qíng,才知数月光景,天下已风云几变。
他与六属国所定的一月之期上,密华、吴苏、清平、洛水四国的国主都俯首称臣,献上丹书愿托荫天靖,将属国归附天靖改称四郡。四个国主也领了小皇帝的铁券被封为郡王,永不削封。
全思国主极是狡猾,没公然叫板,但着人递信说抱病在身,等病愈后再赴天靖请罪云云,摆明了伺机而动。
只有大赵国主脾气bào烈,拒不赴约。结果招来天靖与西岐两国大军压境,大赵五万兵将仅仅顽抗了半个月,便全军覆没。赵氏王族也悉数被俘,明周随后下诏将赵氏王族千余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绞杀,立墨无非为郡王,改大赵为墨郡。
雷海城听到明周如此狠辣手段,暗自心惊,随即想起以明周小小年纪哪来这般戾气,当是出自冷玄授意。尽管是他一手促成六国归附,但冷玄赶尽杀绝的作风还是让他胸口沉重,默然片刻后道:“那墨无非身为大赵国主长婿,立他做郡王,只怕有后患。”
谢十三笑道:“王爷有所不知,那墨无非早对大赵国主的位子觊觎良久,国主原本也有意传位给他,不过另几个女婿都不满墨无非的骄横,在国主面前排挤墨无非。他怕夜长梦多,主动向皇上投诚,那大赵国主也是他亲自绑了献到我军阵前的。”
雷海城只在明周登基那日见过墨无非,当时便觉此人颇有胆略,原来野心也不小。心想墨无非轼岳父篡位,虽如愿当上了郡王,却也等于断了自己后路。今后墨氏子孙非得仰仗天靖庇护,否则大赵的忠良遗臣誓不会放过墨家后人。
“那全思呢?”
孙七和谢十三同时露出个不屑神qíng:“全思国主见我天靖灭了大赵王族,立刻就来归附。皇上才不理会这种见风转舵的东西,下令软禁在京郊养病,另立了全思国主年方七岁的幼子做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