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子妃的倒掉_作者:茂林修竹(71)

2017-06-04 茂林修竹

  “你姑姑被废之后,一直在那里修行。”

  ——这就是了。被废的皇后,大约也没更好的去处了。

  庾秀不由自主就联想到自己身上去。

  她从没听家人或者太后提起过这个姑姑,所以才会对司马煜有些小女儿qíng怀。在父母问起她中意的儿郎时说,“太子最佳”。

  ——她的眼里,司马煜纵qíng、恣意,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正是她最艳羡的活法。但他也不是没心没肺的。

  她还记得自己躲着人笑到岔气时,他就坐在树上好奇的看着她。在她倍觉丢人,羞赧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说:“你笑起来也很可爱嘛。”她以为他会将这事当笑话说给人听,他却像个君子般替她遮掩了。

  她无知,她小女儿心态,她对太子怦然心动。但她的父母和太后会不知道皇后跟庾家的过节吗?为什么都没人提点她。

  此刻再想到她居然无知的等了一整年,就越发觉得是自取其rǔ。

  庾秀死活都不肯再嫁给司马煜了。

  然而也不是谁家都跟阿狸爹一个想法。尤其是太子的妻族日后摆明了能执掌权柄时,能争的还是想争一争。

  庾秀先是闹别扭,后来就真的抑郁成疾了。

  她久不入宫,太后猜到了原委,终于也替她说了句话,“这丫头是知进退的。”她阿翁庾明也对她父母说,“比你们都聪明。”

  她父母知道此事不可为了,终于不再bī她。

  转眼就是昭明十九年的秋天。阿狸过了十四岁生日。谢涟在京口也待满了三年。

  他当年跟着兄长去京口,一来为了历练,二来也有避开建邺城络绎不绝的说媒人的意思——拒绝一两桩亲事,人家知道你是在挑。拒绝八桩十桩,还没挑出中意的来,那就是在得罪人了。

  如今他已年满十六。早先观望着的人家,闺女也都大了,纷纷开始另觅东chuáng。

  太傅赞赏他的见识和志向,却也忧虑他的亲事。终于提笔信心给他,大道理也不用多说,只道是他父亲当年将他嘱托给自己,如今谢涟已长大成人,他很欣慰。只等见到谢涟成家立业,便能给兄长jiāo代。若谢涟有中意的姑娘,他便替他说和。如谢涟没有中意的姑娘,他便为他寻觅良家。

  谢涟收到信,便知道不能再拖下去。终于动身返回了建邺。

  阿狸娘终于送了一口气——这人终于回来了,阿狸的亲事,也该有个着落了。

  ……谢涟不在建邺,固然避开了说媒人,却难把握京中局势。他并不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万事俱备,只要他开口,阿狸就是他的。

  25梅柳之约(一)

  八月底阿狸跟谢涟通了最后一次信,九月初谢涟便回到建邺。回来正赶上重阳佳节,jú酒之日,名士们在东山登高聚会。联络感qíng,顺便也提挈小儿辈。

  谢家宝树初长成,太傅自然要趁这一天,将谢涟引介给朝堂名流。

  阿狸在闺中,无缘得见谢涟的风采,却也有些佳话传进来,可以一听。知道谢涟露面便不凡,沉敏条畅,很得一众名士的青眼,心里也挺替他高兴的。

  阿狸娘却替阿狸着急——谢涟这回可不是“得青眼”这么简单。如今建邺城传得沸沸扬扬——芝兰玉树生于华庭。这少年是百世难遇的人物,生在了百世簪缨的人家。天地十分的灵秀,倒有七分都应在了他的身上。等他日后长成,还不知是怎样的风流蕴藉。

  这样的东chuáng,手快有,手慢无。得赶紧下手去抢了。

  因此这一日阿狸娘就跟阿狸爹说,“是不是该给谢家露个风了?”

  ……阿狸爹就是太淡定了。当初皇后那么明摆这瞧上他家闺女了,他都没放在心上。谢家什么都没说呢,他那里能想到?

  他眼里,阿狸还是那个坐在他腿上,睁着漆黑的大眼睛懵懂的望着他的小丫头呢。

  这些年来提亲的又少,他就压根没意识到,阿狸也已经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露什么风?”

  阿狸娘略微有些无语,“咱们家姑娘的亲事!”

  阿狸爹愣了片刻,立时想到了谢涟——呃,确实是个好女婿,得给丫头留着。丫头……可不是,丫头也十四了!

  但提到阿狸的亲事,他随即又想起件事来,“卫家二小子过两日也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