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子妃的倒掉_作者:茂林修竹(72)

2017-06-04 茂林修竹

  阿狸娘一时没跟上他的思路,“关卫家什么事了?”

  阿狸爹就把原委说给她听,“卫家二小子跟十四郎亲善。”阿狸四叔在族里序齿排第十四,“十四没闺女,就想从宗族里挑个年纪合适的嫁给他。临行前跟我透过风,我也答应了——卫琅我验看过,很不错。他又敬重十四,娶了王家的闺女,必定视若珍宝。阿狸跟了他,不会受委屈。”

  这一辈子卫琅爹没说过“会被连累得死了都没地方埋”这种话,阿狸娘一时竟挑不出他什么毛病,只能说,“年纪合适的宗族女也不只有阿狸一个。我看谢胡比卫丑好。”

  阿狸爹自然更挑不出谢涟的毛病。但阿狸四叔虽没有明说,却显然是看中了阿狸的。阿狸爹也不想失信于他。

  就说,“谢涟虽然好,却未必适合阿狸。”

  “那就让阿狸自己挑。”阿狸娘道,“好歹是丫头自己的亲事。我们看着再好,也比不过她自己喜欢。”

  阿狸爹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若只为了不失信阿狸四叔,就非把阿狸嫁给卫琅。真误了阿狸一辈子,那可就造孽了。只怕到时候阿狸娘也会跟自己没完。

  就说,“这事我筹划筹划。”

  阿狸爹不迂腐。

  阿狸娘比他大两岁。当年他还是个十三岁的少年时,便瞧上了阿狸娘。

  阿狸娘的父亲是朝中名臣,爱提挈晚辈,座上客最多。因跟王家jiāo好,也常有王家子孙来访。阿狸爹言辞木讷,不是个出彩的,回回都被别人比下去,却回回都要去露面。

  王家子弟号称“琳琅满目”,郗太尉也想从王家挑个女婿,但看看这个好,看看那个也好,就拿不定主意。某一日宴席上,见座上都是才俊少年,便玩笑着拍了拍自己身旁的座位,道:“我家有个闺女,xingqíng沉稳,人才出挑。我想给她选个好女婿。你们谁敢坐这里,我就把闺女嫁他。”

  别人都还没回过神来呢,王坦已经唯恐慢一步的扒拉着抢上去,一屁股坐定了。再不起身。

  郗太尉就懵掉了,“呃……你——”

  王坦一本正经的自报家门,“学生王坦,就是您要挑的那个人!” ①

  郗太尉,“你太小,我闺女比你还大两岁。”

  王坦抢到了老婆,正激动得气血翻涌呢,一时说话竟流利了,“学生听说,有才不再年长,有志不再年高。学生虽然年少,却腹有诗书,胸有丘壑,行有准则,可以托付终身!”

  郗太尉真被他逗乐了。再回想一番,这孩子别的不说,却真的有一股子肯做事的韧xing,是他人所不及的——就说他冲上来抢座位的那种当机立断吧。

  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考查了他小半年,终于将闺女许给了他。

  所以说,阿狸娘就是阿狸爹努力争取来的。

  阿狸爹觉得,既然要让阿狸挑,也别太小家子气。不妨就效仿下泰山大人,将自己看着可靠的,又还没有婚配的少年都请来。

  若闺女真挑到了像自己这么可靠的好女婿,让他倒着去提亲,也没什么不可以。

  因此阿狸爹就在自己家设了宴席。将名帖广发给他平日里看中的少年们。

  王坦素来都是有名望的,也素来都是不怎么爱jiāo游的。

  谁都知道,这人是朝中少有的几个亲自平理庶务的重臣,别人养一群幕僚,加起来还不如他一个的能耐。与之相应的,养幕僚的往往有闲暇乐山乐水,跟名士、少年们jiāo游宴饮。王坦门前来往的却尽是朝臣,说的都是国事。除了上巳一类节庆,或是太傅有邀约,其他jiāo际场合他都是少出席的。

  这一回却请一群少年才俊相聚,实在令得到邀约的人受宠若惊。

  再想想,王家有女待字闺中。这次表现好了,说不定会被选为东chuáng快婿。跟琅琊王家结亲,纵然算不上荣耀,也绝对门楣光彩。

  就更加跃跃yù试了。

  一时间满城议论的竟都是这次宴请。拿到王坦请帖的人眉飞色舞,没拿到也想尽办法弄一张。

  卫琅回来,遇见的就是这么一件盛事。

  谢涟和卫琅,自然是最早拿到请帖的人。

  谢涟心知肚明,这一回的宴会八成就是在聘问前,让阿狸看一看女婿。便也不说什么,只默默筹备。

  卫琅虽没心知肚明,但他聪明。一眼就看破了——只怕有人挡谢涟的路,王坦是这次挑女婿来了。就颇有些幸灾乐祸,很想到谢涟跟前去刺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