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了个大白眼,多亏长的小,前大襟一抿就能盖上!
……
大屋的地上堆着个泥坑,赵大山穿着他那身体面的衣裳,端着铁磁盆爬上了炕。
毕成愣了一下,直起腰瞧了一眼:“大山哥,盆里还没装和泥呢!”
抹炕、抹炕,得用从炕上扒下来的土,用水和上泥,再都重新抹上,这才算完工,然而,那位直接端着个空盆先爬了上去。
脸色涨红,赵大山刚才还搁心里合计着:“他真是啥也没看着。还有,毕月刚才是不是骂他了?”怎么对他那么凶巴巴?
二十三岁的男人,心间泛起那么点儿委屈。毕竟,真看着了,骂他两句也就听着了!
屋里的赵大山脸红脖子粗,吱吱呜呜对毕成回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晚上上我家住去,咱哥俩好好唠唠。”
……
毕月站在院子里,抬头仰视着眼前的破泥糙房,她心中溢满了雄心壮志。
扒了!赶明都扒啦!
扒炕哪够,得扒房子,这能住人吗?赶上yīn天下雨的,唉!
盖十里八村最好的大砖房、小洋楼!
等她挣钱的,再给她点儿时间,她非得让爹娘住上那种喊吃饭都得打电话的大房子!
毕月使劲拍了拍巴掌,似是在给自己鼓劲,嗯,就这么定了!
转头进了屋,她娘走时可嘱咐她了,让她给灶坑添柴火,大弟那面抹完泥,她这面就得开始当烧火丫头。
据说得一气之下把炕烧gān了,得烧一天一宿,赶在去医院前,把这点儿活gān利索喽!要不然炕白扒,到了冬天还是不热乎。
毕月对于赵大山误闯仓房,没当回事儿。
又没看着啥,再说又不是封建社会,哪有什么脸红面热,非常从容的蹲在灶坑边儿添柴火。
可屋里的赵大山抹炕泥的动作一顿,耳朵动了动,听着外屋的动静,闷着头不知道寻思着啥。
毕月又起身卯足了劲儿,怀里抱着一个大倭瓜,两个手心一手攥着一个大土豆跑到井边儿冲洗。
炕不能白烧,烀点儿倭瓜,烀土豆子,去后院子里摘茄子烀上,那茄子土豆拿大酱一拌,切点儿小葱拍点儿蒜啥的,味儿得老好喽!
心里琢磨着,等它把这些都下了锅,进屋再陪爷爷唠会儿磕,天天那么躺着,来回翻身都像是费劲儿。
早上她都瞅着了,爷爷的两条腿由于长时期不活动,萎缩了,腿上就像挂着一层皮,连点儿ròu都不剩。
其实人活着啊,平日里累点儿、糟心点儿,至少能走能动,就怕躺在那,然后一天天的等着。
……
大概这是一种“讨好”,没话找话显得那么的gān巴巴且滑稽,或许是从前原身那个毕月喜欢的方式……
总之,当毕月好信儿的站在屋里闻着烧炕的土腥味儿,qíng不自禁、显得傻兮兮地赞叹道:“这味儿可真好闻”时……
小眼睛,高鼻梁,小嘴巴,扒炕浑身上下埋汰成那样、也没摘下平光镜的赵大山,想好好表现一把,接话道:
“烧起来了,这热乎劲儿就像外屋地里大锅上弥漫的,永不停息的水蒸汽儿。”他憋了好一会儿,才酝酿出的诗句。
终于,毕月认真正视他了,毕成也看向了他的大山哥。
“啊,那什么,大山哥,我怀疑我该补点儿钙铁锌啥的。”
……
第四十八章 大西北(笑笑66+5)七更
“大成啊,晚上来俺家吃饭!”葛玉凤心里有气,面上满脸笑容,说出的话也大方。
她是实在坐不住了,她老儿子好不容易回趟家,休个大礼拜,不跟他爹去伺候伺候家里那十多拢地?跑毕家一gān活就是一上午的!
还没完没了啦,左等右等、gān等不招家!
给赵树根儿送晌午饭时,她就墨迹来着,可听听她家赵书记说啥:“一个村儿里住着,搭把手当玩了帮gān点儿活,你咋净事儿吶?!”
毕成憨憨地挠了挠头皮:“不了,大娘,等夜里的,我再去你家住,和我大山哥好好唠唠嗑。”
赵大山侧过头,隔着木头杖子看了眼在外屋地忙活的倩影,他还没呆够……嘴上说的是:“早点儿来俺家。”
“嗯那!”
为了在毕月面前表现那些有的没的,等赵大山就穿着那身埋汰衣裳倒在自个儿家炕上时,鼻子上卡住平光镜的地方,由于天热、他再gān脏活,已经有了两道很明显的黑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