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好家庭2_作者:扫雪煮酒(166)

  那媳妇子会意,换了笑脸道:“却是俺蠢,就没瞧出来。只是小姐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彩云道:“你只应着。回头小姐必使人去问得利嫂子,有旧例可依的,小姐必不会改。”

  那媳妇子方才放下心来,到前边听小姐吩咐不提。

  紫萱累出一身的汗来,已是无事可管。她看看天,太阳还挂在半空,却是热的狠,想起来问:“今日码头那边做活,可送凉茶过去了?”

  彩云跟那媳妇子你看我我看你,这却不是她们的差使,那媳妇子就道:“俺去厨房问问,若是没有,现赶着送去。”看紫萱点头她就先走了。

  紫萱还要去看仓库,彩云劝她道:“小姐,急不来的,活计总要大家慢慢做,不如咱们在海边走走呀?”

  紫萱正色道:“娘吩咐的,不叫俺出二门,不去。若是无事,家去罢!”掉头朝家走。彩云撞了一个软钉子,越发确信小姐心里不快活,只笑嘻嘻跟在小姐后边不说话。

  家里的管家们,不是跟着小全哥去练拳脚,就是跟着狄来福去修码头,媳妇子们带着大小丫头在菜园撒菜籽浇水锄糙,家中除去后门口有两个管家守着,各处都静悄悄的。

  紫萱寻到厨房,也只肥嫂跟几个媳妇子在削土豆皮准备晚上做土豆牛ròu盖浇饭,平常女孩子们都聚在这里做针线,此时一个不见,紫萱就问:“女孩儿们呢?”

  肥嫂笑道:“都在山顶赛针线呢,还凑了份子做彩头,大小姐上客院找她们去!”紫萱本是想去,然想到学堂还没有去瞧,就叫彩云去后门口喊了两个管家来开义学学堂的院门。

  借狄家屋子的人家早已搬走,七八间大小屋子都收拾的gāngān净净。前年从大花盆里移到院中的两棵梅树已是初绽花朵。紫萱在花树下站了一会,叹息道:“若能在梅树下读一辈子书,安知不是福气。”

  几个想上学的孩子远远瞧见学堂大门打开,都跑来瞧,却是两个管家守着门不叫进去,他们不舍得就去,都挤在门口说话。

  紫萱听见孩子们的说话声,掉头朝外看,却见四五个穿着旧衣衫的孩子贴着门框也看她,一个吸着鼻涕的小孩子胆子大些儿,就高声问:“大小姐,学堂真不开了?”

  紫萱摇摇头,道:“俺家打海盗死了许多人,却是开不起了。你们去别家附学罢。”

  这几个孩子都像被抽了骨头一般,霎时软了半边。南山村里,陈家请了先生教,却是不收外人。李国丈家有一位李老爷教十几个子侄,别人要去是要束修的,只得十几家富人送孩子去上学,穷人却是休想了。那个小的越想越伤心,蹲在地下不肯走,大声哭起来,喊道:“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几个大的劝着劝着,自家也哭了。

  若是换了上月,紫萱只怕立是就要喊住人家,叫他们来上学。然那晚她被家人落下,又遇到那个江玉郎跟明柏哥生了误会。她已经学会凡事做决定之前都要多想想,看见孩子们这样可怜,虽然心酸,却是掉了头朝里走。

  从前,明柏哥常常陪她到学堂里转转,明柏哥还总说她毛手毛脚不像个大家闺秀。紫萱想到此,脚步不由的轻起来,人虽是绕着教室转,心神却不晓得飞到哪里去了。若不是因为她,就算是明柏哥娶了崔南姝,爹娘也不会叫他分家出去罢。紫萱越想越难过,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低着头走到门口,轻声道:“锁门罢。”

  “狄小姐,可还记得我?”穿着布衣的江玉郎笑嘻嘻站在门口,肩上还扛着一柄锄头,想是才从地里回来。

  紫萱见是他,却是吃了一惊。爹娘都怀疑他跟白莲教有勾结,然悄悄查了几次都不曾查到他在哪里落脚,隔了十几日功夫居然自家送上门来!紫萱想到那晚他曾夹着自己上树,又多亏他拦着自己,才不至于在明柏哥跟崔南姝面前出羞,却是要谢他的。

  紫萱微微红了脸,郑重万福:“原来是江大哥,那日多谢你助我狄家,家父一直想当面谢你呢。”

  江玉郎笑道:“原是凑巧遇上了,不当什么。我方才瞧见许多人在沙滩上打拳,却是眼热。敢问狄小姐,团练还要人否?”

  紫萱摇头道:“这个却不知,江大哥不妨去陈家问问。”她想了一想,又问:“江大哥可是在南山村长住?”

  “我先搬了来。”江玉郎指着那一片新屋笑道:“也要在那边起新屋呢,我们家都要搬来。等我几个妹子都来了,必合你合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