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姐笑道:“琉球又没有科举,胡先生从前编了数册识字、算术给家学的孩子们用的,俺们多抄几份罢了。这些你都jiāo给紫萱罢。最要紧的是这些拖家带口的渔民们。”
狄希陈笑道:“男的搭手建房,把咱们的管家换些下来,女人们煮饭做活,许他们人手够了还叫他们打渔。”
这群人到了海上将是狄家的耳目,素姐心里盘算一会,微笑道:“这群人的待遇只需比雇来的人稍好些,也好叫人家有个盼头。”
因为八字楼已建好,狄家先把仓库腾出来,又把管家们移了些到楼上居住。空出数十间外圈的木屋与渔民们住,里边十岁以下的男女孩童也有十数人,就不与他们安排活计,都叫上学。
狄家赶着建了四间木屋,两小间与两位先生居住,两大间一间做家学,一间做义学。听得狄家从中国请来先生,狄家义学又是不要束修的,差不到新搬到附近居住的中国人家都把孩子送来,过了四五日义学就有二十来个人,比家学五六十人少的多。自此狄家每日书声朗朗,学生们的父兄无事常来瞧瞧,狄家也常留他们吃茶吃点心闲话。时日一长,人晓得这家父子三人都是秀才,都改口称狄希陈为狄老先生,喊小全哥小先生、明柏严先生。传得首里几家闽人都把儿子送来。狄家也收了。是以狄家在闽人中名声甚好。他家又有船队从中国运来许多家当,都落在众人眼里。
显见得海上生意尽可做得。崔家、李家、吉永家都放下心来,几家的船队先后出港,各家都赶着在九十月台风来之前盖好房,一时岛上相安无事。
陈老蛟也不晓得在哪里捆了个先生在家教陈绯并兄弟们的儿女读书。人都赞狄小先生学问甚好,他就动了合狄家结亲的心思。
这一日吉永夫人使人来说媒,想替她儿子聘陈绯为媳,陈老蛟故意作难道:“我家只得这一个女儿,要招个女婿顶立门户的,夫人可舍得令郎做上门女婿?”
第9章 面人夫人
那位吉永夫人只在松江住过二三年,合中国人找jiāo道并不算多。陈家自称是知府,又有钱,又养着二三十房管家。她就真当人家是个官。女方是知府家的小姐,儿子是大名的外甥,自然是配得过。何况陈知府家没得儿子,她儿子娶了陈小姐,陈家家业稳稳落在手里。
虽然岛上数得出的人家都有小姐,吉永夫人算计许久,只有这位陈小姐是她儿子的良配,就使了个会说中国话的倭婆去说。
岂料陈知府居然要她儿子做上门女婿。张家儿子其实不少,那几个妾生的儿子都是公公带回松江去了。只阿慧是她亲生,视若珍宝一般看护,怕他回松江吃叔伯兄弟们的亏,一力主张到琉球来,她岂是肯把人家做上门女婿的?
然陈家之外,再无合意人选,是以吉永夫人打听得陈知府属意狄家公子为婿时,忍不住暗恼:狄家据说也只得一个嫡亲的儿子,又岂是肯与陈家做上门女婿的?她想了数日还是不伏气人家的儿子怎么就比她家的好,就借着访邻居的由头,整治了几样点心至狄家闲话。
张家夫人突然来访,素姐有些摸不着头脑,放下手里的帐本笑道:“我且偷得半日空闲,小露珠去把小客厅收拾出来,再备几样体面点心。”
狄家这个小客厅在紫萱跟小妞妞的屋子隔壁,平常给她姐妹两个当书房使。别的还罢了,小妞妞那些字纸,画的乱七八糟的山水花鸟却不好叫人看见。是以小露珠带人飞奔去收拾妥当。
素姐到前边接着张夫人,引着她绕过堆满砖石木植的前院,抱歉道:“舍下脏乱,夫人小心。”
吉永夫人穿的极是华丽,和式外袍上绣着祥云与仙鹤,走了十来步雪白的鹤翅跟雪白的袜子都变得灰扑扑的。她心里极是着恼,面上却是笑的温和,客气道:“尊府的宅院真大呀。”
素姐引着她小心穿过木匠作坊——狄家木匠们正在赶制家具,也是乱糟糟如迷宫般。看她一路行来不晓得沾了多少灰,挂了多少丝,素姐都替她心痛。琉球天气炎热,吉永夫人却是盛妆,照着倭国风俗抹了一脸宫粉,在太阳底下走了一会,身上脸上俱叫汗浸透,糊得合淋了雨的彩面人一般。
紫萱骑着马从港口回来,远远瞧见母亲领着几个淋了雨的面人朝小客厅去了,却是有些好奇,问得小露珠是对过山上住着的那户倭人,笑道:“就是那位好学风雅的白衣张公子的娘亲?俺还不曾见过倭国女人呢,可上来点心茶水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