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咬着嘴唇站了一会,道:“把来上学的孩子们的名册拿来,俺们比着名册对大人。你悄悄儿打听,有几个是在人家家作坊上工,又把孩子丢在俺们家的。打听好了来合俺说。”走到后门口,越想越是不甘心,索xing回家换了粗布衣裳,喊两个管家也换了琉球人穿的白布衫,绕着南山村细细走了一回,将所有作坊都瞧过。李家的作坊里只有十来个人,别家的小作坊gān脆都没有开。三家村靠汪宅的一边,却建了一个极大的作坊,从小山上朝院里看,怕不是有二三百工人,人声鼎沸,极大的晒场上白花花一片,晒的都是gān鱼。紫萱心中有数,只看得一会,替他们算帐,就晓得汪家这个大作坊能把琉球岛上的渔货都吃下。给工人的工钱涨了,想必他们买鱼虾的价钱也会涨。紫萱闷闷的下山,绕着小户人家墙边走,果然不见小户人家晒鱼虾。她咬着牙再到陈家作坊去看。陈大海在外面转了这许多天,带回不少鱼虾,陈家自家人手就不少,并不请工人,作坊里男女老少也有几十人,比狄家可是热闹许多。
紫萱再转到自家作坊里,越发觉得狄家作坊那二十来个人少的可怜。恼的她提起衣裳大步跑回家,合母亲说:“娘,汪家涨了工钱,俺们家的工人跑了大半。”
第7章 生意(下)
素姐放下手里做的一双小鞋,看着女儿笑道:“就不许人家涨工钱了?”
紫萱被母亲一句软绵绵话的堵的半日说不出话来,想了许久,道:“他们涨工钱由他们,只是……只是俺们家的雇工,又去多挣那一枚铁钱,又把孩子留在俺们家上学,可是恼人。”
“你留不住雇工,是你没有本事。何况,你什么时候说过,雇工不在俺们家做活,孩子就不许上学来的话?”素姐竖起第三根手指头,笑问:“第三,人家是生意人,办作坊是要有利可图,俺们家呢?俺们家办作坊是为什么?”
紫萱低着头想了半日,道:“俺还是气不过。汪家去年也办作坊,今年这样大办,明摆是合俺们家过不去!”
素姐好笑道:“这么说,旧年俺们家的工钱比别家高,也是摆明了合别家过不去?已是合你说的再明白不过。人家做生意是求利,你说说俺们家办这个作坊是为的什么?”
这个作坊原是与自己兄妹两人练手的,一来可以消磨时日,二来小小分润与村中百姓,也叫大家都过些好日子。紫萱想到此,怒火稍息,道:“娘,那俺们也涨工钱,不过一日一枚铁钱而已,涨的起!”
素姐笑寻了把算盘递把她,道:“紫萱,你嫁了人总要自己当家过日子,比不得在娘家有依靠。到底怎么才叫赚钱?你算算作坊的所有东西的成本、运到中国的运费,再算算利润。再翻一翻chūn香的回信,哪种货物最好卖,哪路最赚钱。去,算清楚了,再好好想你要怎么办作坊。”
紫萱回到自己屋里,晚饭也没有出来吃,二更天才使人到厨房要了一碗面。第二天一早,顶着两个黑眼圈把一本帐本送到母亲面前,道:“俺们家卖的最好的是俺们自家制的几样玻璃坛子装的下酒菜,像糟鱼段,油浸鱿鱼这几样,在苏州能卖一钱五分银子一坛,纯利有二三分银子。最赚钱的是不起眼的gān虾鱿鱼花生辣酱,这个是一两银子一大坛足足的二十五斤,本钱一钱银子不到,纯利九钱。”
素姐瞄了一眼帐本,笑道:“那费的人工呢?”
“做酱最是容易,洗涮还省水。五个人一日能做几十坛。”小妞妞放下筷子笑道:“小宝娘合俺说,这个最下饭了,他们家里也做这个酱吃呢。”
素姐笑眯眯道:“小妞妞,小宝娘还说什么了?”
小妞妞数着手指头道:“她说自家做的不如俺们家零卖的划得来。俺们家的滋味好,料也多,工人们买才三个钱一斤。小宝说要不是发的工钱都要拿去买粮,真想天天买俺们家的酱吃。”
紫萱抚掌笑道:“俺明白了。”丢下粥碗跳起来对明柏道:“明柏哥,你陪俺去作坊?”
明柏嗯了一声就站起,伸手摸了两个大ròu包,自己啃一个,另一个递把紫萱,笑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紫萱道:“做海鲜酱!多放点油,只要不启封,一坛子酱能放好几年。又是大坛子,杂货铺进一坛子去零卖最是便宜。俺们还省了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