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好家庭2_作者:扫雪煮酒(39)

  小厮来说:“张家屋舍坏的厉害,少爷借了几间木屋与他家住,张夫人已是来了。”

  素姐虽然不喜欢日本人,然此处只有狄家有多的屋舍,倒不好白空着不助人,何况儿子做主许了人家,自是说话要算话,就把她们安置在木屋里。

  素姐每日亲去照看一回,狄希陈上回受了惊吓,哪敢出头,缩在书房里闷头看书。素姐晓得他是怕自己吃醋,偏在狄希陈跟前做出一副抱怨狄大人烂好人的样子来,狄希陈越发不敢动弹了。

  话说张家建屋不比狄家舍得花钱花料,吉永夫人当家,只说过几天回倭国去,都是能省就省,所以那木头搭的房子叫风chuīchuī就坏了。其实他银钱不少。过得几日雨过天晴,吉永夫人因这回吃了大亏不再省钱,就叫儿子雇工照狄家的样子建石屋,他们母子二人每日忙进忙出都遇不着狄举人,夫人心里却是有些失望。

  这一年台风虽然较旧年的厉害,狄家屋舍几乎没有损失。有那百页木窗护着,玻璃窗都无伤。琉球不比明朝,玻璃满大街都是。从明朝到琉球来回卖玻璃又划不来,所以王族都觉得此物希罕。听得狄家那明晃晃透亮的玻璃窗甚至牢固,上至尚氏王族,下至huáng村长,都找狄家买玻璃镶窗。

  狄希陈跟素姐商议,他家不缺这几个钱,倒不必敝帚自珍,不如教会中国人烧制这些东西。一来自家独揽实是应付不过来,二来也省得人家当这个是奇技起坏心使绊子。

  是以这一日狄希陈就请了所有男主人来狄家说话,说玻璃并不要什么本钱,不过费人工而已,既然大家都要装窗,不如一起来建个小窑,狄家把配方教给大家,谁要用什么,自己动手,连碗盏也可制得。

  第18章 助人不一定乐(下)

  狄希陈此言一出,诸位都吃了一惊:玻璃难道合烧砖烧炭一般是人都使得么?

  李员外生意做得大,见识也多。他晓得山东济南原是大明朝最盛产玻璃的地方,差不多的人家都有玻璃作坊,听说当地一个大玻璃碗只卖一两文钱,然运到苏州极少也要十二文钱一只。若听说的都是真的,只怕这狄家是不想因获利太丰厚被中国人孤立才会如此。若是李家习得此技,将些琉璃碗到高丽倭国去卖倒是一桩好生意,当即道:“此物在琉球极少有,利息极厚,狄举人这般我们哪好意思。”

  有人开腔,众人都随声附和。

  狄希陈微笑道:“玻璃在俺家乡贱的狠呢,也没听说过哪家靠这个致富的。不过合烧砖烧瓦似的,叫俺拿这不值钱的物件儿赚大家伙的钱,俺可不好意思。各位不必推辞。”就从袖内掏出一叠配方来,叫小厮散与众人。

  众人也有大大方方接过的,也有再三推辞了才接的,也有等不及过来讨的,不一而足,接到手上却合说好了似的,一个一个看的极认真。在座的二三十位都是一家之长,只有陈老蛟不大识字,他执着配方合左右两边对对,字字笔画俱是一样,也就放心收起。

  狄希陈等众人都看够了,清了清嗓子道:“各位意下如何?”

  还是李员外说话,笑道:“狄举人这般说,咱们要是再推辞倒显得不把狄举人当自己人了。这几样物件都平常,岛上都措办得来,只是咱们这许多家,倒是怎么出人手还要商量。”

  陈老蛟思衬了一下,怎么出人手这话狄家肯定不会说,李贾是个商人也不肯说。他做了一辈子海盗头,为人自然算是jīng明,体会狄家把人都叫来之意,就道:“没的说,自然是一家出一个。”

  那小门小户自是喜欢,家里人口多的想了一会也就明白,狄家原就是打的平均的主意,若是只偏向几家大户,没的叫他们跑腿,都点点头,附合:“那就一家出一个罢。”

  狄希陈看李员外眼中微有失望之意,忙笑道:“其实极是容易,一教就会。只是俺家的作坊不大,里头只有十几个工匠,倒挤不下这许多人去。倒是在咱们中间那块地的池塘边建个新作坊才好。”

  李员外跟陈老蛟都抢着道:“我来盖房。”李员外到底是个商人,比不得陈老蛟有气势,叫陈知府一瞪说话就不响了。虽然李家合陈家同是中国人,然李家跟高丽极是jiāo好,陈老蛟又是个假知府,众人自然偏着他些,都道:“陈大人出钱建坊,俺们出人工罢。”

  李员外摸摸鼻子,自嘲的笑笑,不再做声。狄希陈就把建作坊的要求和要添置哪些物件一一说明,最后笑道:“俺家的作坊原是犬子一手cao办,就叫他出来跑个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