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767)

2017-05-09 孟寻

  “这说到为皇上分忧,你们侯府里可是首当其冲呢!”

  “可不敢当!”吴夫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为人臣子。自当为国尽忠。绝无二话的。”

  太后问道:“蒋轲离京也有些日子了,可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回太后,犬子出征之前。我就曾告诫过他,要一心以战事为重,不要总惦念着家里的琐事,故而。并不曾有什么消息。”

  听到此处,皇上心里琢磨着。她们这一来一往,看似闲谈,却显露出各种深明大义。

  无非就是太后想在自己面前替靖远侯夫人和蒋轲做脸。

  尤其自己不久前派人去把蒋轲的姨娘打了二十廷杖,她们这是担心蒋轲因此有失圣心吧。

  皇帝自以为看透了她们的心思。

  却不想。她们还有后招。

  太后突然道:“瞧哀家这张嘴,怎么还议论起前线将领来了!这后宫可是不能gān政的,即便蒋轲传回什么消息。那也算是战报,不能胡乱打听的!”

  自说自话了一阵儿。立刻又道:“还是说说你们世子吧!记得他从漠北回来之后,似乎一直在府中养伤,不知如今身体可大好了?”

  皇帝听她提起蒋轩,不禁微微皱眉[星你+仁显]为你而来。

  吴夫人连忙接话:“劳烦太后娘娘惦记,世子的身体倒是康健了不少,只是……”

  抢着说话,却又吞吞吐吐。

  太后只得追问:“只是什么?”

  “只是,他最近的jīng神,似乎有些不大好。”

  吴夫人话音未落,皇帝的双眉皱得更深了。

  尽管蒋轩明面上是在府中调养旧伤,但这段日子里,皇帝也不是没给他派过任务,只不过那些查案之类的事,皆在暗中进行罢了。

  尤其他前两日才刚见过蒋轩,可是一点都没看出他jīng神有什么不好。

  太后那厢,闻言却吓得不轻:“jīng神不好?!不会是和靖远侯一样……”战场归来,就疯疯癫癫了吧!

  “那倒不是!”吴夫人连忙摇头,“许是我说得夸张了些,他不过就是qíng绪低落些而已,与战事或朝事都无gān系,不过是年轻人的一些烦恼罢了,想来,过不了多久便能恢复!”

  “哦?”太后佯装惊讶,“这么说,是为了男女之qíng?那哀家就更难理解了,咱们靖远侯世子,家世显赫,战功卓著,人亦是相貌堂堂,难道还会有人看不上他不成?”

  听到这里,皇帝只觉的这当真是越扯越远,便想起身离去,留她们二人继续胡扯便罢。

  吴夫人看出皇帝的不耐,不再兜圈子,直入正题。

  “其实这事qíng的始末,我也不甚了解。只知道他从漠北回来的路上,捡到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姑娘,便安置在了京城的某处宅院。没过多久,那姑娘有了身孕,继而产下一女,便被他接入了侯府,住在梨chūn院。这一年来,时常探望,倍加呵护,甚至连我那媳妇都有些吃醋了!”

  “却不想,就在前几天,一夜之间,那姑娘就这么不见了!”

  吴夫人注意到皇帝此刻已经双眉紧锁,心中更是窃喜。

  既然皇帝始终不肯披露成嫔的过往,坚称是直接由宫女晋封的,那就怨不得旁人的闲言碎语了。

  “原本我是没多想的,只觉得世子本也没给她什么名分,如今走了,就当是与侯府没有缘分便罢。殊不知,自从梨chūn院人去楼空,世子的jīng神总有些恍恍惚惚的,让人看了都心疼……”

  吴夫人适时拿起手中的帕子,做出拭泪的模样。

  皇帝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太后和靖远侯夫人慢慢说话,朕还召了朝臣进宫议事,就不相陪了!”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奉宁殿。

  只见那背影竟有些微微摇晃,不知是风寒所致,还是怒气攻心。

  奉宁殿中,吴夫人和太后相视而笑,都觉得她们的目的达成了。

  而皇帝那边,并没有召见什么朝臣。

  回到勤政殿,便让常公公叫了两名禁军进来。

  “你们回宫也有些天了,朕一直没来得及听你们汇报。”皇帝声音很是平静,“这一年多,你们以羽林卫的身份待在靖远侯府,想必也了解到不少事,讲出来给朕听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