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768)

2017-05-09 孟寻

  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算

  勤政殿内。

  被皇帝一问,两名禁军愣了片刻,拿不准该从何说起。

  他们这一年多都在靖远侯府,与其他守卫梨chūn院的羽林卫同吃同住。二人轮番当值,既参与守卫,同时又是皇帝的耳目。

  故而,他们对靖远侯府的qíng况,自是多加注意了的。

  皇帝斜靠在龙椅之上,神色慵懒,余光瞥见他们的不知所措,索xing直接问道:“那就先说说,靖远侯世子对梨chūn院那边重视与否?”

  刚刚在奉宁殿听到的那些话,言犹在耳。

  尽管当时那若有所思的表qíng大都是顺势而为,但皇帝终究还是惦记着这事。

  此问一出,两名禁军反而放松了些。

  问题越具体,反而越好应对。

  其中一人立刻回道:“靖远侯世子对梨chūn院十分重视,那些负责守卫的羽林军,都是经过jīng挑细选,以武艺高qiáng、为人忠厚者为先。世子爷平日里也时常嘱咐大家,在梨chūn院所听所见,都不许传出去半个字。至于世子爷本人,倒是不常过去。”

  皇帝心中暗暗点头,又对着另一名禁军,确认道:“这么说,他还是进去过的?”

  那人连忙道:“是。有几次是陪着皇上一起去的,至于您不在的时候,也曾去过两回。

  “一回是成嫔娘娘刚搬进去那日,当时世子爷只是在前院安排人手,并未与成嫔娘娘碰面。”

  “另一回,就是不久前成嫔娘娘落水那次,当时也只是走到前院,在西边凉亭里与成嫔娘娘说了几句话红楼之迎chūn遇仙。”

  皇帝微微颌首。不知怎么又想起一事:“那太医去请脉的几次,他都不在吗?”

  才免去对私会的疑心,又开始担心他不够尽责。

  “徐医正去请脉的几次,都是世子夫人在旁边陪着的。”

  直到这会儿,皇帝神色之中,才终于显露出一丝满意。

  此时再想起刚才吴夫人的话,便是另一番心境了。

  只听他突然问道:“除了朕亲自碰上的那次之外。靖远侯夫人可还有再去梨chūn院找麻烦?”

  “那倒不曾。这段日子。侯府二爷的院子里风波不断,靖远侯夫人想必为此颇为头疼。”

  何止是吴夫人,就连皇帝听了。都忍不住撇嘴:“瑾亭还没回去?”

  “没有。康宁县主自从回了公主府,便闭门不见,任凭侯府这边谁去说项,一律挡驾。听闻成阳公主还曾遣了人去索要放妻书。被吴夫人严词拒绝了。”

  “胡闹!婚姻之事,岂可儿戏!”皇帝生气归生气。却也不想管她们这些闲事,“那世子的院子,可还安稳?”

  皇帝隐约记得,当初太后曾送过丫鬟给蒋轩。想来定会掀起些波澜的……

  “世子爷的榆院,一向安稳。即便是院子里的下人们,都安分得很。平日里极少议论主子的事。”

  “哦?”皇帝稍感意外,却愈发感兴趣了。想起今日吴夫人一番行事,又问起:“那吴夫人与世子的关系如何?”

  这可把两名禁军问愣了,不敢轻言妄断,只回忆道:“靖远侯夫人与世子那边的来往甚少。尤其是世子夫人,几乎是不过去请安的。听闻起初是吴夫人的意思,说世子爷身体欠佳,世子夫人一嫁过去,就免了晨昏定省。”

  “那她就真的不去请安?”皇帝挑眉。

  “除非年节,或者吴夫人有请,否则从不见世子夫人去沁宜院。”

  另一人紧跟着补充道:“而且,据说世子夫人从来都是称呼靖远侯夫人为‘夫人’,从未称其‘母亲’,就连当初大婚认亲之时,都不例外……”

  这可把皇帝惊着了。

  想起之前见过那陆氏两次,无不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

  尤其当时在景王府试探她那次,她那有些孩子气的泪颜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姑娘,面对靖远侯夫人之时,竟然还能如此qiáng硬。

  倘若换了旁人,皇帝说不准会是有何观感,但皇帝心里对吴家的芥蒂一天比一天深,便只觉得陆清容行事有点意思,不自觉就站在了她这边……

  “行了,你们下去吧!”皇帝命令过后,突然又吩咐道:“这些日子,你们在宫中行走时注意着点,最好别和靖远侯夫人碰上,你们当初动手把她架走,她定是能认出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