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835)

2017-05-09 孟寻

  肆无忌惮的威胁过后,吴太后气势十足地盯着他们,等着即将到来的臣服。

  正在此时,外面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跪下,慌乱回禀道:“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刚才一直按兵不动的羽林卫,此刻不知为何,突然和禁军动起手来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

  听闻羽林卫和内宫禁军动起手来,吴太后先是一怔,很快就恢复了从容。

  即便此刻在勤政殿中,已经隐约可以听到阵阵响动,似是刀剑之声,却依旧不见吴太后有所慌乱。

  “是谁先动的手?”吴太后淡然发问。

  那个报信的小太监仍在发抖,慌忙回道:“是羽林卫!”

  吴太后闻言,不怒反笑。

  只见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蒋轩一眼,才面向众人,冷笑着道:“眼看着就要天亮了,哀家可真有些等不及,想看看你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何解释羽林卫的抗命之举!”

  吴太后觉得,这可是他们自己送上门的把柄!

  此时此刻,吴太后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外面冲突的结果。

  内宫禁军固然难以抵挡羽林卫的攻势,但安乐伯早就带着五军都督府的人马在外围部署完毕,羽林卫竟然敢先动手,简直就是自不量力!

  故而,吴太后丝毫不曾掩饰她的得意之色。

  进来报信的小太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难道是自己说得不够清楚吗?

  他急忙又道:“羽林卫攻势猛烈,还望太后娘娘赶紧想想办法才是!”

  吴太后不以为然,犹在冷笑:“他们上赶着要自取灭亡,哀家也没辙不是!”

  她心里自有盘算。

  既然勤政殿里这几个人软硬不吃,她唯有一不做二不休,刚刚毁掉了传位诏书,此刻gān脆把羽林卫也清除gān净,省得天亮之后在群臣面前再生事端。阻碍皇长孙继位……

  那小太监听得一头雾水,只觉得太后娘娘是在故作镇定。

  他不由抬眼望去,瞅见靖远侯世子也在殿中,再想到外面的羽林卫……

  yù言又止了一番,他忍不住向吴太后请示:“事关紧急,能否请太后娘娘先行屏退左右……”

  吴太后断然拒绝。

  她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打击蒋轩的机会。

  “可是,内宫禁军就快要顶不住了!”小太监高声喊道。企图唤回太后娘娘的理智。

  这时。吴太后方才微微皱眉,问道:“你说什么?”

  “内宫禁军根本抵挡不住这般攻势,此时。羽林卫已经离勤政殿越来越近了!”小太监确认道。

  吴太后当即目瞪口呆,这才突然惊觉,那阵杂乱之声的确已经变得愈发清晰。

  “安乐伯呢?外围没有人带兵增援吗?”吴太后急忙发问。

  “外面并无任何动静。”

  吴太后脚下一个踉跄,险些就要昏厥过去。幸亏李嬷嬷及时上前扶住。她才得以稳住身形。

  心中不禁腹诽,这个安乐伯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早已部署好了。行动居然如此缓慢!倘若真的让羽林卫先控制了勤政殿,虽说并不至于输掉大局,但终归有损自己的颜面。

  此刻的吴太后并不知道,她的想法其实还是太过乐观了。

  没过多久。勤政殿外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

  胜负已分。

  就在吴太后横眉怒目,打算用气势镇住羽林卫,替安乐伯的增援拖延时间之时。进入大殿的两个人,直接让她当场怔住。

  这两个人。皆是一身戎装,却又不尽相同。

  其中一人,她是认得的,正是羽林卫的一名首领。

  另外一人,虽说是个生面孔,但那一身镇北铁骑的装束,却明显得很!

  正在吴太后发愣之际,后面那人已经糙糙行了个礼,径直走向蒋轩:

  “世子爷,八千镇北铁骑现已及时赶到,此刻已经接管了京城防务,将犯上作乱的安乐伯等人以及内宫禁军尽数控制。”

  直到此时,蒋轩总算真正松了口气。

  冀大人和燕国公,则是震惊非常,想不通这八千镇北铁骑如何就能在一夜之间直抵京城……难不成,真的是靖远侯世子夫人的手笔?

  尽管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仍旧不敢相信。

  唯有禇大人,远比他们要淡定许多,只与蒋轩对视一瞬,眼神之中尽是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