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836)

2017-05-09 孟寻

  反观吴太后,再也没了刚才的从容,两眼直勾勾盯着来人,突然喊道:“大胆!”

  “你们分明是信口雌huáng!安乐伯乃是奉了皇上口谕,调动五军都督府的兵马,何来‘犯上作乱’一说!倒是你们,身为驻守京郊的镇北铁骑,竟然胆敢无诏进京,才是真正的图谋不轨!”

  吴太后妄图先发制人,却没得到任何回应。

  那位镇北铁骑的将领,甚至未曾看她一眼,只是望着蒋轩,等候听命。

  蒋轩这时却有些走神。

  明知道陆清容不可能跟着进宫,他还是忍不住朝殿外望去……仅仅一日未见,他就极为想念那个熟悉的身影。

  连忙收回心神,蒋轩忍住询问陆清容的冲动,沉声命令道:

  “将军一路辛苦。再过一刻钟,就是文武百官上朝的时辰了,还望将军协助羽林卫,维持好宫中的秩序,以确保新君可以顺利继位。”

  两名将领即刻领命而去。

  这时的吴太后,似乎对刚才被无视的事毫不在意,只因她心中又感到一线生机。

  没想到,蒋轩终归只是个愚忠之人!

  在手握兵权、形势大好的qíng况下,他非但没有阻止百官入朝,把二皇子请来抢占先机,反而还摆出一副光明磊落的模样,企图让新君名正言顺地继位。

  若是他们手中的遗诏还在,倒也罢了。可如今这无凭无据的……

  吴太后的目光扫过殿中的火盆,以及虽被蒋轩从火中抢出,却早已烧得一团漆黑的诏书,顿时又恢复了几分信心。

  短短一刻钟之内,吴太后心中可谓百转千回,反复琢磨着一会儿面向朝臣的说辞,以求力挽狂澜,顺便狠狠给蒋轩他们一个教训!

  很快,前来上朝的官员,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纷纷赶到了勤政殿。

  一番悲恸过后,当冀大人从怀中取出那份皇帝亲笔所写的诏书之时,吴太后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晕了过去。

  待她转醒,仍旧没有错过诏书宣读之中那最关键的一句。

  “……着二皇子……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最后的一线希望,就这么在眼前消失殆尽。

  第四百八十章 继位

  早在遗诏宣读之前,二皇子就已经在镇北铁骑和羽林卫的共同护送之下,来到了勤政殿。

  对皇帝驾崩的悲伤,对自己曾被蒙在鼓里的后怕,以及对形势逆转的欣慰……各种qíng感纷至沓来,让二皇子瞬间百感jiāo集。

  宣读诏书的整个过程,二皇子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一切尚在梦中,皆是虚幻,只要稍有惊醒,便会烟消云散。

  正在此时,吴太后亲自上前抢夺诏书的举动,反而让他感受到几分真实。

  只见吴太后不顾李嬷嬷的阻拦,冲到冀大人面前,一把夺过诏书。

  当着朝中众臣的面,她并不打算将其销毁,而是仔细观察着上面的字迹,企图从中找出什么破绽。

  事实却让她再度失望。

  她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皇帝亲笔所书的遗诏。

  吴太后顿时追悔莫及。

  刚才自己明明有机会毁掉遗诏的,但出于内心的忐忑,她没敢亲眼确认,方才中了那帮人的jian计!

  尤其是刚刚靖远侯世子的反应,竟然把手伸到火盆之中去抢夺,让她倍加确信,被自己烧掉的就是皇帝的遗诏无疑。

  此刻再看蒋轩,他手上灼伤的痕迹犹在,看在吴太后眼里,则只剩下咬牙切齿的恨意。

  冀大人不露声色地吩咐一名小太监,从失魂落魄的吴太后手中取回诏书。

  这个过程并未引起在场群臣的注意,因为众人已经开始忙着参拜新君了。

  此起彼伏的请安之声,在勤政殿里不停地回dàng。

  这里从来都不缺少被称作“皇帝”的人,只是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代又一代地更替而已。

  二皇子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戚然之色却仍未褪去。看着昔日的父皇横卧榻上,而满朝文武的哀伤之中似乎又带着掩饰不住的亢奋,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憋闷,纵然大位在手,亦无法释怀。

  唯有看向蒋轩等人之时,方才展露出几分和颜悦色。

  只见二皇子尽力适应着自己的新身份,踌躇片刻过后。对蒋轩吩咐道:“靖远侯世子听命!”

  蒋轩立刻上前一步。

  “五军都督府擅自调兵。不顾兵部阻拦,qiáng行集结兵马,扰乱京城。朕现在命你暂时接管大都督一职,严加整肃,涉案官员一律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