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京都呆了几年却也习惯大早上自个过来赶赶集,买买菜啥的。因与江云漪相识,同她学了不少手艺,所以她现在也喜欢自己下厨为家人做饭。
“哎,你们听说了没,这云家犯大事了,不仅铺子被查封,人也全数下了大狱,现在正押往顺天府受审呢。”
有百姓在来赶集的路上听闻了云家的事儿就在集上讨论了起来。这大雪连下数月,近日天开始晴起来,雪也慢慢化了,集日自然也越来越热闹,一听是云家犯事,很快就吸引了一堆人过来。
“这云家到底犯啥事了?咋地会弄到被抄家,还要被砍头哪。”
听到这事的百姓们都极为惊讶,以前没咋觉得,但前不久的大雪灾云家免费为他们义诊,又是施粥又是送药,他们心中感念这世上还是好人多的同时,自是对云家有一种特殊的感qíng。
这会子听到云家出事,大家伙当然都竖起了耳朵听起来,语气中不乏关心之意,更有人一听堂审马上就开始了,直接放下手中的活儿就跑去听审。
“听说是欺君,还有什么谋逆啥的。总之可严重了!”
有打听到事由的人连忙说了句,但具体的他并不清,不过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都明白欺君和谋逆有多严重。
查抄家产和铺子那都是轻的,满门抄斩、人头落地的都有可能。所以在场的百姓一听多数被吓住了。
他们想不通昨儿还在为他们布施的云家,怎么一个转眼就成谋逆的大jian大恶之人,很多百姓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面面相觑一番都决定去顺天府问个清楚。
“哎呀,还不止哪,听说公主府也被查抄了,我们的永宁公主还要被处死。现在雅斋、药膳馆、百味药粥坊那边被好多官兵围起来了!”
有消息灵通的忙将听到的事儿当着众多人的面儿传播开来。如果说云家被查抄,大多数百姓还能镇定,但一听连永宁公主都被抓起来,还要立马处死,百姓们就不淡定了。
“什么,他们凭什么处死我们的公主?”
江云漪自成为大周第一位民间公主之后很多人都把她的事儿写成了话本子在茶楼酒楼传唱,现在很多人不认识皇帝,却大多数人都认识江云漪。
从她的人生经历到她的创业经历,再到她成为一国公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大雪灾之时对大周百姓施予援手。
这事儿虽然还没有话本子出来,但很多百姓早把这位民间公主的qíng记在了心上。此刻听到皇帝要斩他们的公主,哪里能受得了。
“对,不能让他们处死我们的公主!找他们要说法去,谁敢伤我们的公主就先从我们的尸体上踩过去!”
几个月的大雪连下不知冻死了多少人,若不是江云漪命人送衣送药送吃食,又哪有他们今日在这里赶集说笑听故事。
他们对这位民间公主可要比对朝廷有感qíng得多,又怎么会允许他们心目的活菩萨没得到应有的嘉奖,反而要被处死。
这话一出可谓一呼百应,来赶集的百姓也不赶集,直接将手头的东西全放下来,跟着人群一起涌向顺天府。
后头刚出门的百姓一听此事,二话不说就跟了上来。然后百姓从只有少数人,待到达顺天府时已经有黑压压的一片。
吴夫人也赫然在其中。她听到这个事哪还有心qíng再买菜,从百姓口中多方打听才听得一些支言片语,但信息却不是很全。
心里有些着急,抬眼见那押着云家人的队伍中有不少穿着宫中的太监服,忙摸了摸口袋,拿着一个钱袋子,可是她只带了买菜的钱,又摸了摸手腕,狠了狠心将手上的玉镯子脱了下来。
将玉镯子一并装进钱袋子里,吴夫人挤出人群向那般太监走去,拦住一个落在最后的小太监,先拿出几块碎银诱惑,小太监不买帐才将手中装有玉镯子的钱银袋子一并给他。
细细打听今日所发生的事儿后,吴夫人已基本知道事qíng的经过。这小太监是那宣旨太监的徒弟,从他师傅那里听得不少内幕。禀着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原则,将吴夫人想问的事一五一十全说了。
此时顺天府门前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的百姓,吴夫人看在眼中,咬了咬唇跑到一家初开业的布庄买了一整块的素布,还在附近的书画铺子买了炭笔。
与其跪在这里等消息,还不如弄点实际行动还可能帮到江云漪。她与云家不熟,可江云漪救过她,也救过吴玉蓉。说什么她都不能看着江云漪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