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动百姓们写万民书上达天听,以求宽大处理。百姓们听闻这个万民书可以上达天听,自然跟着写,他们不识字的可以按手印,认只的就签大名。
吴夫人听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按着她的意思做,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花了大半时辰收集到这份难能可贵的万民书,吴夫人在想着如何把这万民书送到永帝手中。
思来想去,吴夫人还是利用了吴玉书的关系将万民书连同一封书信一起送到了宁沉玉的手上。
她知道宁沉玉曾经受过江云漪的恩qíng,若收到万民书和书信一定会帮江云漪在永帝面前美言。
做完这些,吴夫人打发了一个人回家送信,便留在顺天府这边听审。这个时侯吴玉书和吴玉蓉必然也收到消息,那她就在这里听审,如此便可以把听来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以免他们担心。
一场堂审下来,云家没有马上被定罪还赢得了喘息之机,让吴夫人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随着人群一起散开,吴夫人被孙产婆给缠上,此人是她婆婆的熟人,曾经与她的婆婆并称浣州最好的产婆。
一个劲儿的问她吴玉书和吴玉蓉的qíng况,吴夫人只能虚应着,孙产婆见她似有急事就住了嘴,最后又笑说了两句两人才各自分开。
孙产婆有些讪讪,随后就想起她此次来京是要去找沈老夫人的,忙问了沈府的地址。
转了半天找到沈府下了贴子,又等了大半时辰,孙产婆也没见着沈老夫人。倒是见到了沈老夫人身边的红人沈嬷嬷。
天生爱唠嗑的孙产婆也不介意就先跟沈嬷嬷唠上了,一开始沈嬷嬷只是笑着虚应,然当她听到吴玉书兄妹竟是当年为端木皇后接生的产婆留下的子女时,不由就变了脸色。
吴玉书兄妹绝不能留着!沈嬷嬷当下就做了决定。本以为天衣无fèng,没想到会百密一疏,好在让她得了这个消息。
------题外话------
拼了老命码出的大肥章,姑娘们有花送花,有钻送钻,有打赏也赶紧过来。求花求钻求打赏,求感言求书评,各种求。嗯嗯,这书写大半年了也没见有给姐姐写个长评出来。
今儿这一章这么长够姑娘们写一堆读后感送我了。写得好有赏!嗯嗯,大结局(二)会在十五号晚,或十六号早上发。请姑娘们继续等着我!爱你们永远,群么所有看正版的姑娘!
PS:祝姑娘们节日快乐!
皇榜告示 第232章: 大结局 (二)盛世婚礼
本以为天衣无fèng,没想到会百密一疏,好在让她得了这个消息。沈嬷嬷当下就做了必须除掉吴氏兄妹的决定。
心里庆幸从孙产婆这边得到这个重要消息,沈嬷嬷当下就笑了开眉眼,认真与孙产婆攀谈了起来。
“我记得孙产婆与吴产婆都是浣州最好的产婆,这不管哪户人家要生孩子必定都会提前知会二位。这样看来孙产婆与吴产婆这关系应当不错吧。”
同行是冤家,尤其是实力相当的同行那就是最大的冤家。孙嬷嬷这么问不过是想知道这个孙产婆对吴产婆了解多少。
她记得当年的吴产婆确实有一儿一女,大的不过十岁出头,小的估计只有七八岁。
吴产婆死后,她曾经去找过那对兄妹,可惜人去楼空,她四处打探也没打探到消息,之后便不了了之。
没想到十七年后这对兄妹竟然会出现在京都,还偏巧是在他们打击云家的关键时侯出现。
这让沈嬷嬷不由生出几分不安来。即使这对兄妹当年不过是孩子,吴产婆也发过誓会死守那个秘密,可凡是都有意外,她不希望那个意外会出现在这里。
“沈嬷嬷真会开玩笑,这浣州谁不知道当年我与吴产婆那是死冤枉对头。不过我不得不承认她的功夫确实不错。”
孙产婆唠嗑起来就没完没了,唠到最后却有些惋惜自吴产婆死后她就难逢对手,总觉得相当寂寞。
沈嬷嬷嘴角狠狠地抽了抽,知她初到京是想给自己和她儿子找事做,知他们沈府搬到了京都才求到沈老夫人这里,就直接做了主为他们母子寻了个差事,便打发她走了。
孙产婆得了差事知她在此叨扰太久不好,谢过沈嬷嬷便告辞离开了。不过知道吴氏兄妹也在京都就想去拜祭一下吴产婆。
她和吴产婆虽说是冤家,倒也没什么激烈的口角。自吴产婆走后,她有几次都想去拜祭她,可惜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拜,只好每年清明在家里给她烧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