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作者:意迟迟(266)

2017-04-27 意迟迟

  宋府里的谢姝宁也在无人瞧见的时候,长叹一气。

  养病的日子,对她而言,并不好受。

  舅母跟表哥心中有愧,尤是舅母,恨不得将母亲做的事全部都接手了才好。

  等到吃饭的时候,莎曼便持着纯银小刀,亲手在小羊羔腿ròu上切割下最嫩的一块,小心翼翼地送到她嘴边。

  谢姝宁苦着脸,张口吃下。

  莎曼这才笑了起来。

  第146章 病弱

  漠北的气候,并不适宜养伤。

  尤其是谢姝宁这样初来乍到的人。她身子骨虽然不错,可到底只是个普通的小姑娘,平日里连跌跤都少见,何曾受过这样的伤。

  费尽心思养了几日,她的伤口却好得比旁人还要慢些。

  一群人便都急了,又请了大夫来看。

  人一进门,宋氏就急急询问,“先生早前说过,用的药是治伤的上品,伤口也能早些痊愈,可如今却为何久久不愈?”

  大夫亦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弄得焦头烂额,掌心冒汗,支支吾吾地解释着。

  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谢姝宁的伤,最终只能摇摇头道:“药的确已是最好的药,原本这时就该开始结痂了。眼下这qíng况,一则因为小姐不适此地的气候,二来也是这伤的缘故。虽未伤及心脉,可到底近在咫尺,只差分毫,不是小伤。”

  西域一带,宋延昭都熟悉,敦煌更不必说,根本便是他的大本营。所以这里的大夫能拿出什么药来,他自己又能找到什么药,宋延昭心里都清清楚楚。也正因如此,他知道,大夫所言非虚。这药,的确已是最上佳的。

  何况谢姝宁的伤并不致命,好好养着,总会痊愈的。

  宋氏不放心,宋延昭就又另外请了数名大夫,一一为谢姝宁望诊。

  然而众人得出来的结果却都是一致的,这伤,只能静养着。

  谢姝宁的饮食,也被重新调配过。

  可这伤一养,便足足养了大半年。

  离开京都的时候,便已是秋日,所以谢家的人都知道,宋氏母女这一回的年节怕是赶不回来。

  父母在,不远游。

  三老太太虽死了,但长房的两位长辈还在。年都是一块过的,宋氏母女不归家,其实说不过去。但这一次出门之前,宋氏是跟谢元茂争执过的,谢元茂最后也允了这事,她们当然就不会赶着回西越。

  但逗留得太久,终究也不像样子。

  谢姝宁便跟宋氏私下里商量定了,等开chūn便返程。

  谁知好端端的出了这样的事,想要在原定的时间上路,根本不可能。

  谢姝宁的伤。反反复复。似乎没有好透的时候。

  舒砚因了这事。也是被狠狠地禁了一回足,日日呆在家中,哪里也不敢去,只时常来看望谢姝宁。

  眼见着谢姝宁在chuáng上躺了许久。他心里的愧疚几乎要如huáng沙遍布,再装不下旁的东西。

  chūn日来临,这片绿洲上重新生机勃勃起来。

  翠绿的小糙,鹅huáng、浅粉的细碎花朵,一日日随着暖融融的chūn风开遍了角落。

  舒砚终于得了机会能出门去,却哪也不走,昔日的狐朋狗友来邀他去玩,他也不去,只带着人去采了一堆的野花回来。

  一朵朵挑拣gān净。又细细整理妥帖,养在装了清水的瓷瓶里,送进谢姝宁的房间。

  他将花瓶在窗台下放下,挠挠头,看谢姝宁一眼。“外头的花都开了。”

  屋子里弥漫着chūn阳温暖的气息,谢姝宁靠在软枕上,一颗心仿若浸泡在温热的水中,尽数舒展,她眉眼弯弯,笑得露出了洁白的贝齿,道:“好漂亮的花!”

  舒砚听了,就也跟着一起笑。

  可看似岁月静好的时光里,宋氏跟莎曼却是忧心不已。

  谢姝宁伤口上的痂已经脱落了,但又结了薄薄的第二层。

  那道狰狞的口中,成了条暗褐色的线,牢牢附在她白皙的肌肤上,再不会褪去。

  宋氏惋惜,遗憾,却并不会为此而担忧。

  她担心的是,谢姝宁的身子。

  这一次,令谢姝宁元气大伤。

  明明好吃好喝的供着,可她仍旧飞快地消瘦了下去。

  那道伤疤,像是附了诅咒,将她的jīng气神一点点吸走。

  宋氏每每看着她,都会忍不住怀念幼年时的谢姝宁。那样小小ròuròu的一团,雪白粉嫩,恍若画上的福娃娃,而今却瘦得只余一缕尖尖的下颌,面色苍白,就连那头青丝都似乎没了过去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