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作者:意迟迟(267)

2017-04-27 意迟迟

  唯有她笑起来的时候,宋氏才觉得自己的心平静安稳地躺在胸腔里,一切都好好的。

  等到第二层痂也脱落了后,谢姝宁终于被几位长辈允了出门走动,但也仅仅只限于庭院里而已。

  她倒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只老老实实地听从他们的叮嘱。

  可惜chūn日苦短,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夏天就来了。

  沙海上空的艳阳似乎尤为火辣,空气里都弥漫着滚烫的烟气,莎曼跟宋氏当然也就不会再答应让她出门。

  况且那日她只是在外头多呆了一会,便忽然晕了过去,几乎吓哭了玉紫跟柳huáng。

  等到她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宋氏的眼睛都肿了。

  谢姝宁疑惑极了。

  明明伤到的只是心口,还未触及心脏,可为何她的身体却就这样坏了下去,大不如从前。

  这么一来,归程只能一拖再拖。

  宋氏修书一封,让人送回了京都谢家,禀明了晚归的事。

  母女二人就继续在敦煌住了下来。

  谢姝宁整日里什么也不做,亦不能出门,便只好搬了书出来看。

  大摞大摞的书,高高地堆在chuáng脚,只等着她依次翻阅。

  她过目不忘的本事,叫经常来给她送书的舒砚瞠目结舌,再不敢同她显摆自己知道的故事。

  谢元茂的信,带着砂砾被jiāo到宋氏手中时,谢姝宁已经开始跟随莎曼学习胡语。只几日工夫,她便已经能够用简单的句子同莎曼进行短暂jiāo流,叫众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是天赋。

  谢姝宁很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但谢元茂的信,冲淡了这单薄的愉悦。

  信上说,秋日怎么也该返程回京了,若不然,京里就该有流言蜚语传出,不甚好。

  没有人家的主母会带着女儿一去娘家一年半载,而不归家的。

  这种qíng况,不论原因是何。都只会打了男方的脸,叫他们难堪。

  谢姝宁明白,却不能谅解。

  他分明已知道,她的身子,不适宜赶路。

  谢姝宁默不作声地将信看了一遍,递还给了宋氏,道:“再瞧瞧吧,若到时大夫说能够启程,我们便出发,兴许还能赶在年前回府。”

  宋氏心疼她。却也相信京里的话怕是难听起来了。只得先点点头。加紧调理谢姝宁的身子。

  因了这封信,似乎她们的临行之日便马上就要到来,宋府里的气氛略有些紧张。

  莎曼几次三番想要悄悄同宋氏道,若她的夫婿对她不好。索xing便不回去就是了。但她熟知西越的风土人qíng,清楚宋氏是绝不可能做这样的事的,思来想去,仍未将这话说出口。

  倒是宋延昭,私下里同谢姝宁谈了次。

  庆典上的刺客,虽然没有找到人,但多少有了几分眉目。

  老城主bào毙后,西越三十六国便始终不大平静,虎视眈眈的人并不少。他们自己暗地里就开始你争我抢起来。

  很快,就有人死去。

  手法同上回老城主的,极像。

  这伙子人的名号也渐渐没有那么隐蔽了。

  ——天机营。

  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收钱买命的神秘组织,却从来没有人找到过它的入口。

  即便是宋延昭,也没有找到。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正式接替了城主的职位后,忙得不可开jiāo的缘故,根本无暇分身。

  一个外人!一个中原人!一个异族人!

  凭什么做敦煌的城主?

  宋延昭的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他早就汲汲营营多年,打下的基础已经足够雄厚,假以时日,绝不成问题。

  唯有宋氏,在知道了这件事后,担忧得夜不能寐。

  她一直从商的兄长,却做着她根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怎能不叫她担忧。

  这半年发生的事,每一桩都让宋氏惊诧惶恐,也叫谢姝宁惆怅。

  她来漠北的目的,最初是为了这条商道。

  自她出生的那一日起,她便不缺银子,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们用着的都是舅舅的资产。往后谢翊成家立业,总不能继续如此,她要想法子自己挣出一条路来。

  所以她带上了立夏,又将人丢给了刀疤。

  可结果,事到如今,她自己却没有多余的jīng力去管了。

  真是出师不利。

  但宋延昭如今在西域三十六国里的地位,今非昔比。谢姝宁原本想好的那些事,恐怕也都要重新掂量掂量才好。